【資料圖】
連續三年提高殘疾人最低生活補貼標準,統籌財政資金3187.92萬元落實殘疾人托養服務,投資5665.02萬元打造殘疾人托養智慧社區……記者昨天從合肥市財政局獲悉,2023年,合肥安排各類資金3.7億元,推進殘疾人托養全覆蓋,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
為夯實殘疾人托養基礎,今年全市繼續支持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與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長聯動機制,已連續三年提高補貼標準。截至7月底,全市完成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10.46萬人次、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6.88萬人次,累計發放補貼資金3.04億元,并將5.24萬名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落實殘疾人參保補貼政策,分別補貼5.36萬名殘疾人參加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12萬名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共計補貼資金2677.88萬元。在元旦和春節前夕慰問各類困難殘疾人8761人次,發放慰問金886.1萬元。
今年,全市優化殘疾人托養機制,統籌財政資金3187.92萬元,落實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將年齡在16~69周歲,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困難殘疾人納入托養范圍,根據托養方式給予每人每月400~2200元不等的補貼,殘疾人集中托養補貼標準與長三角城市基本相近,居中部省會城市第1位。
在全省率先將重度殘疾人托養年齡上限由60歲擴展到69歲,實現托養年齡與康復訓練救助年齡、居家養老年齡無縫銜接。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服務一級、二級殘疾人22672人次,平均每月有3778名享受托養服務。
為確保托養實效,合肥市將殘疾人托養服務信息平臺建設納入投資5665.02萬元的智慧社區二期項目,殘疾人托養服務對象、服務機構、服務記錄、服務資金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與公安、民政共享人員死亡、到齡、低保取消等信息,不斷拓展“托養+培訓、托養+就業、托養+文體、托養+醫療”等新模式,有效防范和化解資金支付風險,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