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南京市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辦法》(以下簡稱《市治超辦法》)今天起正式施行。《市治超辦法》結合南京市實際,著眼治超的全過程管理,明確治理超限運輸各環節的監管責任,特別是突出了源頭治超、規范了科技治超,把源頭監管與路面執法結合起來。《市治超辦法》實施后,過去治超工作過多倚賴超限行為發生后路面查整的被動局面將有較大改觀。
據測算,如果車輛超限超載50%左右,公路正常使用壽命將縮短約80%。以一般等級瀝青路面的設計使用年限12至15年來看,實際使用壽命僅為2至2.5年。嚴重超限超載車輛還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治理車輛超限超載一直是各級政府高度關注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昨天上午9:45,記者來到雨花臺區鳳集大道動態稱重檢測點,看到執法人員正在對駕駛員進行《市治超辦法》宣導。執法人員提醒貨車駕駛員,除了遵守道路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外,在行經固定超限檢測站點、動態檢測監控區域時,還應當服從現場指揮。
10:15,在雨花臺區梅鋼成品碼頭,一輛剛剛裝載完成的貨車正在稱重,隨后駕駛員來到源頭治超車輛自動采集點的磅單打印處領取磅單。“只有符合裝載要求,稱重系統才會自動打印貨物運輸單,車輛憑借運輸單才能出場。”寶武物流資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產品碼頭運行中心黨支部書記楊帆介紹,通過這個系統確保車輛在出場時就不會超載超限。
據了解,目前南京沿江港口的源頭管控重點單位有22家,一共配備了40套稱重系統,基本實現港口全覆蓋,一旦出現超限超載信息,系統會自動推送給港口的現場執法人員。
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四支隊支隊長曹成伍介紹,《市治超辦法》的亮點,是整合了城鄉道路一體管理,貫通了從車輛生產改裝到上牌、運輸企業、貨物裝載源頭到路面管控的全流程,融合了部門監管、聯合執法、區域協同、信用監管各方式,特別是明確了貨物裝載源頭管理部門的監管責任、監管方式,建立了源頭治超與路面檢查的信息共享、執法協作機制。
針對貨物裝載源頭單位的類型,《市治超辦法》依法確定了相應的監管部門。“比如交通運輸部門監管港口、道路貨運場站、交通工程工地,城鄉建設部門監管房屋和市政工程工地、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等,應急管理部門監管非煤礦山,水務部門監管水務工程工地等。”曹成伍介紹,針對其他行業,《市治超辦法》也依法予以明確。
《市治超辦法》實施后,交通運輸部門將與公安、工信、城管、建設等各治超成員單位一道,維護安全暢通的道路環境、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良好公平的營商環境。
目前全市共有62個不停車稱重點,基本覆蓋全市范圍內主要貨運通道、重要橋梁。數據顯示,今年來,南京市治超省級監測點超限率為0.03%,公路運輸本質安全度有較大提升,治超工作的成效開始顯現。
昨天,執法人員在雨花臺區國睿路9號南京超限檢測站引導車輛進站檢測。記者 馮興 吳春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