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六月,夏風吹過,麥香彌漫。此時的徐州,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農業機械來往穿梭,全市530萬畝小麥已陸續收割,一幅農忙畫卷徐徐鋪開,淮海大糧倉正“麥”向豐收!
隨收隨播“三夏”收割播種兩不誤
微風輕拂,麥浪滾滾又是一年麥黃時。隨著隆隆機器轟鳴聲,一臺臺聯合收割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吞”進沉甸甸的麥穗,“吐”出金燦燦的麥粒,農戶駕車往來運輸。收割后,播種機“無縫銜接”即刻開啟了播種模式。作為邳州市小麥成熟較早地區,羅城村搶抓當前晴好天氣,迅速行動,組織機械人力,全力做好搶收,確保小麥顆粒歸倉。“今天收割了1000畝山地小麥。我們組織了3臺聯合收割機、4臺玉米播種機,保證成熟一塊、收獲一塊、種植一塊?!闭汲擎偭_城村黨支部書記張磊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麥收有序推進同時,部分地區的夏種工作也在進行。在新河鎮袁場村高標準農田,只見插秧機在一塊塊規劃整齊的水田里來回穿梭,一株株秧苗從秧盤上依次滑落,整齊有序地插入水田。
據了解,今年邳州市共有小麥77萬畝,預計單產475.3公斤/畝,預計總產36.59萬噸,收獲高峰期將在6月6日至10日,6月12日基本收獲結束。全市水稻計劃種植面積49萬畝,6月1日開始栽插,預計6月25日結束。截至6月3日18:00,全市小麥已收獲0.71萬畝,水稻移栽0.075萬畝。
農業“鐵軍”助力“三夏”
徐州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成立了“三夏”農機作業指揮部,制定了“三夏”農機搶收搶種工作預案,開展農機搶收搶種形勢會商、組織作業供需對接,統籌調劑機具機械,分農戶、分地塊落實作業服務組織和機具機手,做到應收盡收快收,確保豐收到手。
連日來,徐州市賈汪區22.9萬畝小麥迎來收割熱潮,區農業農村局強化農機保障和服務,組織4000余臺農業機械全力做好“三夏”小麥機收等工作,確保6月15日前小麥收割結束。
記者在賈汪區江莊鎮高村麥地里看到,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緊張作業。李長山是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說,合作社共有30臺農業機械,其中15臺聯合收割機在爭分奪秒搶收小麥,一天可收割1000余畝。
針對夏季雨水多,小麥機收時間緊,玉米、大豆播種任務重等情況,賈汪區采取提前培訓農機手、全面檢修各類農業機械、及時通報“三夏”天氣等措施,科學調配農機,全力搶收小麥,確保夏收夏種順利進行。
最佳“CP”拓寬農戶致富路
夏種時節,在新沂市馬陵山鎮曹劉村的田間地頭上,播種機正在地里來回穿梭,施肥、播種、覆土、開溝,一次性完成大豆、玉米最佳“CP”帶狀復合種植。農戶徐運江告訴記者,現在播種大豆玉米都是機械化種植,固定的行距和株距,省時省力省心。
農戶徐運江說:“今年我一共種了12畝的玉米套大豆,這樣種的玉米不會減產,反而還可多收一季大豆,每畝能多賺300-500元,除去多賺的,像播種的種子和機耕都是免費的,國家還每畝給我們額外補貼320元。
今年是馬陵山鎮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的第二年,計劃種植2500畝,預計6月10日完成。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該鎮加大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政策宣傳和種植技術指導,大力宣傳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發動廣大農戶及時開展玉米套大豆田間管理,切實將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增產增收優勢發揮出來,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茬豆”的目標,進一步拓寬農戶的致富路。
“當前,全市農資農機儲備充足,備好水稻、玉米種子1290萬公斤,農藥1000噸,肥料27萬噸,全市持續開展機收減損大培訓、大比武,主要農作物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1500余臺植保無人機在此次春季‘一噴三防’發揮作用顯著?!毙熘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夏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切實抓好夏糧中后期管理,強化農業自然災害防范應對,確保夏糧安全成熟、豐產豐收。同時提前謀劃部署“三夏”生產,做好水稻育秧、機插等工作,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面落實秋糧種植面積。
(來源:淮海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