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依然是頭等要緊大事。尤其是對于“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無錫而言,這樣的緊迫感已撲面而來。
5月26日,無錫市統計局發布了今年前四個月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其中,在固投上,無錫完成1248.30億元,同比增長10.2%。單論增速,無錫要明顯高于青島、長沙等一季度經濟總量相接近的城市,并與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勢頭的寧波不相上下。
四天后,無錫召開全市經濟運行基層座談會暨投資工作匯報會,強調要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手段,加快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即便“經濟全面恢復向好勢頭不斷鞏固”,無錫依然對當下發展形勢有著清晰判斷: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和補償性的,仍存在不少困難挑戰,要始終保持坐不住、等不得、睡不著的緊迫感,抓緊每一天、干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知重負重、敢為善為,全力穩固經濟全面恢復基礎,加快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定調“重要窗口期”
無錫最關注的還是投資
5月26日, 無錫發布 前4 月 經濟運行情況。 相比 一季度 ,其中 呈 現 出了一 些積 極的變 化 。 特別是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中, 固投與消費均實現 兩位數 增 長,復蘇態勢明顯 。
這里特別要說一下固投。因為其直接關系到的就是項目,而眾所周知,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在眼下各地都在全力以赴拼搶項目的背景下,固投增速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座城市招商引資的效果。
隨著時間來到6月,各地已然進入“年中”沖刺關鍵節點。對無錫而言,想要穩固經濟全面恢復基礎,加快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抓好投資這個“關鍵變量”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為此,無錫在5月30日召開全市經濟運行基層座談會暨投資工作匯報會,會上進一步明確了“當前是鞏固向好趨勢、推動全年經濟運行達到潛在增長區間的重要窗口期”。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場座談會上,無錫再度強調了“緊迫感”—— 始終保持坐不住、等不得、睡不著的緊迫感,抓緊每一天、干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
過去數年之中,無錫多次提到緊迫感。然而今時不同往日,此次再提,現實的壓力更為嚴峻和直接。
一方面,無錫處于發展瓶頸的壓力下。正如今年無錫市政府工作報告所指出的:現代產業集群建設、科技創新體系提升需要持續發力,標志性引領性重大產業項目儲備不足,新終端新賽道布局還需加速,戰略科技力量、科創孵化載體、創新型企業總體偏少,不少領域“卡脖子”問題亟待解決。
另一方面,無錫還面臨著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壓力,用無錫官方的話來說就是“穩牢城市發展位次、實現爭先進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一季度,無錫經濟總量再次被長沙超越,而前些年與無錫總量不相上下的寧波,不僅從與無錫、青島的纏斗之中脫穎而出,還反超天津,逼近前十。
面對“標兵已遠、追兵已至”的現狀,無錫必須將緊迫感轉化為行動力。而項目,正是無錫對沖這種緊迫感的關鍵所在。
畢竟,項目帶來的實物工作量,可以為城市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走出去與請進來”
針對如何緊盯 “實物量 ” 抓項目 ,無錫也在會上展現出了務實的一面:
圍繞固定資產、工業、市重大產業項目、市級政府項目、市屬國企項目、重點科技新城項目等年度投資目標,持續健全完善項目推進工作機制,把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具體事,確保項目盡快出進度、出形象、出成效。密切同頭部企業、鏈長企業合作,主動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推動更多好項目、大項目在錫落地生根。搶抓窗口期,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對接,尤其要運用市場化方式推進新型科創載體建設。
從部署內容來看,涉及到的是項目招引以及項目建設兩方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于要“走好每一步”的無錫而言,抓項目首先要抓的就是招商引資。
而從近期的行動可以發現,無錫的打法是,從走出去與請進來兩方面同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先看“走出去”。今年的無錫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深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服務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無錫行動方案,推動全市域、全方位接軌融入。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對無錫而言,想要深度融入區域發展大局,關鍵就在于產業,落腳點則是項目。為此,無錫將上海視為其招商引資的重要一站。 4月18日,“‘滬’擁機遇·‘錫’望未來”無錫城市推介會在上海舉行,現場集中簽約了總投資近200億元的8個城市開發建設合作項目。
如果說赴滬招商引資是無錫提升城市能級,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上海大都市圈的關鍵之舉,那么前往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資,則可視作“加力建設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健全與粵港澳長效合作機制”的針對施策。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今年2月18日至24日,無錫代表團赴大灣區開展以“雙灣融合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期間共簽約項目85個,總投資超1560億元。
從簽約項目來看,總投資135億元的中信泰富特鋼深加工及港口聯動中心、利港電廠五期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華潤集團第三代半導體項目等,均與無錫重點打造的“465”現代產業體系相匹配,體現了無錫招商引資的精準性。
更重要的是,通過與這些頭部企業合作,落地優質大項目,能夠真正解無錫標志性引領性重大產業項目不足之所困。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而在實體項目之外,無錫的大灣區之行,同樣也瞄準金融領域定向招商引資,期間共簽約重點金融合作項目37個,合作金額超450億元,其中基金項目290億元。
眾所周知,大灣區是我國乃至全球資本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對于無錫這樣一座以實體經濟見長的城市來說,不論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還是推進新型科創載體建設,都離不開金融的賦能。
當然,對于無錫這樣一座外貿大市而言,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不僅要面向國內,更要著眼全球。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一方面,無錫利用廣交會等優質平臺,鼓勵企業深入開拓市場,根據無錫市商務局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展會期間,無錫企業共收獲意向成交訂單金額1億美元;另一方面無錫還組團前往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開展經貿文化交流系列活動,通過主動對接亞洲乃至全球頂尖企業和科創、人才資源,推動招商引資形成實效。
再看“請進來”。一座城市想要高效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不僅需要“走出去”尋找機遇,更要主動把企業和項目“請進來”。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今年太湖灣生命健康未來大會舉辦期間,無錫同步同步第六屆阿斯利康中國生態圈大會暨阿斯利康中國30周年活動。作為較早扎根無錫的外資企業之一,阿斯利康在無錫的投資近年來不斷加碼,而此次活動期間,由無錫市和阿斯利康共建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區二期正式竣工投用,同時三期項目建設也已經啟動。
對于無錫而言,通過主動“請進來”可以進一步密切與阿斯利康之間更高水平的合作,并借助阿斯利康的行業影響力與號召力,兌現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等的效果。
圖片來源:無錫發布
同樣,無錫作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錫商也是無錫最為寶貴的資源之一。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期間,還同步舉行了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無錫行暨第六屆全球錫商大會。
錫商是我國商幫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對無錫而言,加強與海內外無錫籍及同無錫有淵源的各領域知名賢達人士交流合作,既是落實省委寄予無錫的“更好展現新時代工商名城風采”的殷切期許,也能通過推動技術回歸、人才回歸、項目回歸、資本回歸,助力家鄉招引新變量、打造新優勢、激活新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江蘇發展大會及錫商大會期間,無錫簽約了華盛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京東(無錫)智能供應鏈產業園二期項目、連城凱克斯高端半導體和光伏裝備研發及制造項目、百度智能云文心千帆大模型創新中心項目等總投資達258.42億元的16個項目,利用主場活動的舉辦,無錫正將自身變成招商引資的“會客廳”。
當然,招引項目只是第一步,讓項目留得下、發展得好更為關鍵,而這也就指向了營商環境這一關鍵領域。
優化營商環境來到6.0版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想要招商引資順利推進,就必須要有強力的要素保障。
而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營商環境好不好、優不優,直接決定著市場主體聚不聚得來、發展動能強勁不強勁。
事實上, 針對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無錫市委市政府早已將其明確為一件“大事”。
今年4月,CCTV2《對話》節目特別策劃的“營商環境大考場”欄目,曾專題聚焦無錫營商環境。
回看過去一年,無錫通過聚焦政務環境便捷高效、政策環境精準務實、市場環境公平高效以及法治環境更加健全四大領域,在營商環境的優化方面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
而透過無錫所聚焦的這四個領域,其實也能看到在營商環境優化的背后,無錫的良苦用心:通過營造優渥的營商環境,強化對于項目招引及落地的賦能。
要知道,對項目來說,選擇一個城市落地很關鍵的考量因素就是辦事便捷與否。為此,無錫在政務環境的優化方面,深入推進“三提三即”改革,全年實現25個項目“策劃即入庫”、60個項目“拿地即開工”、181個項目“建成即投用”,推動重大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達產。
而為推動項目更好落地,滿足企業多元化用地需求,無錫還完善了涵蓋從小微初創企業-生產型企業-生產研發企業-高科技企業的全類型用地政策體系,通過更加靠前的服務,讓企業感受到在無錫發展的賓至如歸。
此外,人才的培育和發展環境也是影響項目擇址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無錫在全省率先推出面向青年人才和企業HR的“錫才云”培訓APP,提升企業“選育用留”人才的能力。
事實上,無錫針對項目的全周期服務也并不止于此,諸如針對新辦企業實現“一個環節審批、一個工作日內辦結、零費用開辦”常態化;全域啟動“與個人破產制度功能相當”試點;探索優化科技型企業勞動人事爭議“調裁審一體化”等措施,同樣也能看到無錫在著眼項目這一“關鍵變量”的基礎上,正不斷創新服務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當然,無錫深知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此,無錫已連續五年主動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改革。
5月31日,《無錫市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方案2023》正式發布,涵蓋七大板塊、28個方面、70條重點改革、230項改革事項。
此次行動方案的正式發布,意味著無錫已開啟優化營商環境的6.0版改革。其中,仍然能看到服務圍著項目轉的鮮明印記。
如推進服務保障重大建設項目試點,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審批“一件事”改革;而針對項目建設缺少用地的問題,無錫也“對癥下藥”地推出工業用地供應“標準地+雙信地+定制地”準入和服務模式。
當前,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已進入“深水區”,作為一場不進則退的持久競逐賽,賽程越往后,就越考驗一座城市突破與創新的能力。
于無錫而言,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既是無錫主動出擊,用更好的服務、更優的環境,吸引人才、項目等前來的有益嘗試,更是無錫在“始終保持坐不住、等不得、睡不著的緊迫感”之下,“走好每一步”的有諾必踐。
今天的項目,明天的產業。期待無錫能夠將項目這一“關鍵變量”,真正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如此,方才不負 “ 知重負重、敢為善為 ” 的 承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