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記者 張培堅 章萍 文/攝
(資料圖片)
“他是名人!”寧波廣和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萬國指著高空作業中的葉國躍說。
64歲的葉國躍是地道的象山鶴浦島人。他是位聾啞人,小學三年級的文化水平,但寫得一手好字。
葉國躍在高高的架子上為漁船寫名字。
葉國躍26歲那年,鶴浦一船廠來了條從嵊泗開來保養的木制小漁船,船老大要找人寫船號,而且要找寫字好的,有人找到了他。就這樣,葉國躍成了給船寫名字的人。
葉國躍用時十幾分鐘就能寫好船號。
8月29日,地處象山鶴浦的寧波廣和船廠里,葉國躍站在4米多高的腳手架上,揮動著手中毛刷,一筆一劃在漁船上寫字。15分鐘,碩大的“浙象漁50165”船名便像印刷品一樣,清晰出現在船舷位置。特別是寫數字“0”時,一氣呵成又絲毫不費力的狀態,讓人為之贊嘆。
每年開漁節前一兩個月,是葉國躍最忙的時候,一天要給七八條漁船寫字。雖然干的是體力活,但葉國躍非常享受這樣的時光。10年前,他邀請兒子葉弘馳加入隊伍。但是,如今已42歲的葉弘馳直言:“只能幫爸爸打下手,爸爸的字,我沒法比”。
寫好船號后,葉國躍臉上寫滿了輕松。
每次作業前,他都要做好安全防護。
雖已年過六旬,但葉國躍攀登架子依然身手靈活。
天氣炎熱,忙碌半天后,葉國躍補水。
葉國躍穿梭在船廠里。
船體是有弧度的,所以寫船名不同于一般書寫方式。葉弘馳說,一艘船包括船名號、船籍港、水尺,父親起初寫時還是有點吃力,一艘船要花費半天時間。寫得多就熟練了,如今一個小時就可以完工。
葉國躍在船廠里穿梭。
如今42歲的葉弘馳跟隨父親一起在船廠里寫字,主要是“打下手”。
葉國躍在家里練字書法。
葉國躍通過手機和外界進行溝通交流。
葉國躍愛上書法,是源于小時候的環境。那時,葉國躍的母親在一所小學任教,他就跟著上學,在學校老師們的指導下臨摹字帖,讓他認識了很多字。如今他能通過手機和人溝通、聯系。不忙時,葉國躍便會在家里練字。每年春節,他也會寫很多對聯送給親朋好友。那些字,比漁船上的更顯遒勁。
38年的作業,葉國躍見證了中國船業的發展。起初,船小,高度只有兩米左右。稍微爬高一點,就可以寫了。現在,船越來越大,只能把臺子搭高,給自己做好安全防護才能作業。在4米高臺上,他成了船舷邊的“藝術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