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小巷,韻味悠長。近段時間,一條長約413米的肖家巷因一家復古美發店而意外“火出圈”,吸引了眾多年輕姑娘,身著旗袍等傳統服飾前來體驗復古發型,同時也帶火了這條古巷。昨天(8月29日),記者來到肖家巷,以“citywalk”的方式,感受肖家巷的傳統蘇式建筑風格與現代文藝氣息。在這里能讓人們體驗到蘇州人家的煙火氣息,也感受到古城的歷史韻味。
復古美發店意外“火出圈”
(相關資料圖)
肖家巷多家“寶藏店”被發現
“阿姨,咱們可以做哪些復古發型啊”“你可以上小紅書看看,很多博主分享的”……這樣的對話不是發生在某個網紅店里,而是在肖家巷的一家復古美發店中。入夏后,不少年輕人因社交媒體上“平江路復古美發”而來,62歲的老板娘每天要為近20位穿旗袍的姑娘做手推波、大波浪、港風卷發等發型。發型做好后,年輕人們將照片發布到網上,吸引了更多人關注,這也讓肖家巷成為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最為火爆的巷子之一。
昨天(8月29日),記者來到這家藏身于肖家巷中段的美發店。剛過8點,此時店里的幾個椅子上已經坐滿了正在燙發的姑娘,老板娘一邊招呼新進店的客人等待,一邊幫助各個椅子上的顧客整理發型,“前兩個月,一位探店博主到我這做了民國時期的發型,發到網上后就火了,每天都有不少姑娘過來,個個都年輕漂亮。”老板娘說,最近生意越來越好,沒想到年輕人們對復古發型這么感興趣。她告訴記者,做一個人的發型要一個小時左右,一天下來要站立近15個小時,雖然感到很累,但是看到大家都很滿意地去平江路拍照,她也感到開心。
記者注意到,等待的客人中,大部分人都身著旗袍,“是因為這家店注意到了肖家巷,仔細研究后,發現巷子里還有很多平價的旗袍服飾店。”22歲的秦瑜說,附近的旗袍店生意火爆,好看的旗袍都得提前預約。在巷子中,記者發現,旗袍服飾類商戶有10家,每家店里都有很多正在試衣服的女生。此外,巷子里還有新中式茶館、抓娃娃店、蘇式綠豆湯店鋪等多家商戶,給前來游覽的人多種選擇。
巷內能人輩出、古建多樣
新與舊的交融在這里呈現
爆火的肖家巷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三國時,東吳大將周瑜曾住在此處,所以這條巷子又叫“周將軍巷”。南宋時,雙節堂歸武狀元周虎所有,易名為“閑貴堂”。南朝齊梁時,有蕭氏皇族住在這,《吳門表隱》中記載:“蕭王墓,在蕭家巷中蕭氏雙節堂下。”巷子便被稱為“蕭家巷”了,后來誤傳為“肖家巷”,到如今,路牌仍標為“肖家巷”。
肖家巷內能人輩出,除了兩位周將軍,還曾住過懸壺濟世的名醫艾步蟾,艾步蟾為吳中名醫,善治傷寒,救人無數,弟子眾多,其中汪逢春為全國四大中醫名醫之一。此外,肖家巷內還有元和縣城隍廟遺址、艾步蟾故居、民國建筑志恒里等歷史文化建筑。
“最初做攻略的時候,是偶然看到這里還有一座雪糕橋,覺得非常有趣,沒想到這里還有這么多寶藏。”26歲的阮欣然是一位探店博主,她在肖家巷“citywalk”的時候,聽到有導游講解,雪糕橋橋名的由來是相傳有一名住在肖家巷的張姓孝子,家中貧困,但病榻上的老母親囈語要吃糕,不得已,書生只好含淚將冰雪捏成米糕的樣子奉于母親跟前。書生去世后,鄉鄰湊錢將他就地殮葬在了橋的附近,并在墓旁設祠致祭,又將巷東的這座小橋取名雪糕橋以示紀念,“我把這個故事發在了自己的微博里,引得不少人點贊,我打算有空把肖家巷的文化故事都深入了解一下。”阮欣然說。
而對于住在肖家巷的居民來說,除了這些歷史文化,巷子里的新變化更讓他們感到驚喜。“去年,巷子里的產業園開了后,帶來了很多新的店,也多了一些文化展覽,讓肖家巷更加受歡迎了。”居民陳建說。
融合審美情趣與在地文化
以文化為基底的小巷頗具吸引力
肖家巷位于觀前商圈與平江路之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肖家巷不僅保留了傳統的蘇式建筑風格,還融入了現代的文藝氣息,巷內有各式各樣的小店,不少店鋪門前還種滿了綠植和鮮花,顯得清新雅致。在這里漫步,可以感受到蘇州人家的煙火氣息,也可以欣賞到古城的歷史韻味。
肖家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吳時期,是蘇州城市發展變遷和文化傳承延續的縮影之一。姑蘇區政協委員、東升里文化藝術長廊創始人朱福全長期關注古城保護更新與“平江九巷”,在他看來,“平江九巷”是一個獨特的街區型文商旅聚集區、一個豐富的科技創意場景街區以及一個雅致的蘇式生活典范的展示區。
正如此次爆火出圈的肖家巷,“平江九巷”歷史可以追溯到東吳時期,它的歷史沿革也是蘇州城市發展變遷和文化傳承延續的縮影之一。不論從歷史沿革、文化特色還是商業發展層面來看,都是吸引市民、游客的粒粒珍珠。“從全球范圍來看,這種新型的城市更新項目基本上都是以藝術作為內核,再把文化充分發掘出來之后,融合審美情趣與在地文化,形成一個吸引市民與游客的街區。”朱福全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