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錫市錫山區太湖水稻園的水稻育種試驗田,到萬里之遙的西非加納稻田,一粒小小的水稻種子,在遙遠的非洲扎根、生長、結穗、增產……書寫散發著芬芳稻香的新故事。
舒慶堯查看新品種的田間表現。
(資料圖片)
加納種下無錫的種子
6月下旬,無錫哈勃生物種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舒慶堯教授一行對加納政府、加納大學、當地農業企業和哈勃公司品種在加納試種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
8月28日上午,在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舒慶堯介紹,中國和加納雙方對未來雜交水稻育種和種子貿易展開全新規劃,在稻米一半產量依賴進口印度的加納,今年首次播種來自無錫育種的水稻種子,種下自信的糧食和自給的新希望。
“西非加納的水稻種植產量很低,畝產很少超過400斤,基礎水利設施非常薄弱,但3000多萬畝的土地很肥沃,擁有種植糧食的優勢。”舒慶堯是原國際原子能機構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官員、浙江省作物資源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求是創新教授,也是無錫哈勃生物種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哈勃公司于2022年與加納政府、大學與公司開始著手水稻合作,已經提供20多個水稻雜交組合在加納試種。現場顯示,來自中國的水稻種子和生產技術結合,稻米的產量、抗性和抗倒性較當地品種具有明顯優勢。
研究員在從事花藥培育。
把飯碗牢牢端在手里
今年5月,水稻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無錫)粳稻產業技術中心在錫山臺創園掛牌,中心通過將實驗室中的重要科學發現轉化為成熟的技術、產品和標準,推動水稻產業科技進步。
無錫水稻的種業創新從零起步,如今就技術的先進性和產品的水準來說,已經達到了國內領先——不僅滿足了江南地區水稻高產、穩產的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更憑借強大的科技實力輸出到山東、河南、湖南、湖北、江西、海南等地,無錫水稻育種已經成了江蘇乃至全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示范標桿和靚麗名片。
無錫水稻育種成果接連落地,從2019年開始,每年都有新品種通過審定,走向更廣闊的田野。截至目前,已有12個水稻新品種分別通過國家、省級審定。錫稻品種由于高產、抗倒、早熟等優勢,廣受種業企業和種植戶歡迎。2023年秋季,“無錫水稻新品種觀摩大會”即將在連云港召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無錫—連云港技術結對合作實現產出的第一年,第一個以錫字命名的高產、抗倒伏水稻品種“錫稻1號”將在連云港的萬畝良田區大顯身手:從現場實時“傳真”的圖片來看,田野里稻穗高大挺拔,一排排秧苗長勢喜人,看上去兵強馬壯,研究員隨機挑出一株,發現單穗超過400粒。“錫稻2號”“哈勃903”“哈勃9800”分別在黃淮稻區和淮北地區大面積推廣播種,這些優質稻米均為早熟、高產、多抗新品種,在蘇北5市推廣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廣受種植戶歡迎。
“把飯碗牢牢端在手里”,圍繞著高產、好吃的育種目標,無錫水稻育種水平瞄準“高精尖”,畝產超過1600斤的“普濟糯1號”、從江蘇省2022年1000個品種中選出的5個一級優質稻米品種之一的“哈勃9788”等進入國審梯隊的新品,均為一級米口感且高產的新品稻米。在無錫太湖水稻示范園,更多尚未審定的新品種還在育種試驗田里“躍躍欲試”,在一片1畝大的試驗田塊內,舒慶堯專門來查看今年剛剛播種下的新品。這批早熟的稻子尚未品種命名,屬于雜交稻,今年首次播種,單穗超過600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