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省商務廳在揚州召開餐飲燃氣使用安全專項治理工作推進會暨“全電廚房”推廣工作現場會。會議現場備受關注的“全電廚房”是什么樣?相較于傳統燃氣灶具有哪些優勢?我省餐飲行業燃氣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情況如何?記者進行了探訪。
告別“煙熏火燎”,
“全電廚房”減少碳排放
在揚州廣源丁山大酒店的廚房,只見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大廚拿著勺子來回翻炒,很快一道熱乎乎的洋蔥炒雞蛋便出鍋了,全程不見四處飛濺的火苗,更沒有明顯的室內溫度升高。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酒店花費55萬元將傳統廚房改造為“全電廚房”,原本每個月花費2.2萬元的燃氣費,經改造后每個月僅需支付1.3萬至1.4萬元電費,一年下來節省10多萬元。
何謂“全電廚房”?據介紹,“全電廚房”是指廚房內所有用能設備將電能作為唯一使用能源,應用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電磁加熱灶具及電器,滿足所有烹飪方式和生產需求,實現烹飪過程無明火無廢氣的整體廚房。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揚州市先行先試“全電廚房”,目前共新建“全電廚房”項目160個。
“全市選定60余家‘全電廚房’進行運營數據分析,通過走訪客戶、市場調研和座談研究等,發現‘全電廚房’相較傳統燃氣廚房,具有安全干凈、節能經濟、環保低碳、菜肴口感穩定等優勢。”揚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張軍表示,“全電廚房”相對于傳統燃氣灶具減少碳排放達30%以上,有效規避了燃氣管道老化、接口松動等問題,基本消除了餐飲行業易發生的火災、煤氣中毒、燃氣爆炸等安全隱患。
“傳統明火廚房易產生大量不完全燃燒氣體及熱量,造成廚房作業環境差且能耗大。‘全電廚房’具備烹飪無明火、操作便捷和自動斷電保護等特點,可顯著提升廚房安全系數。”國網省電力公司一級職員吳浩然介紹,電氣化廚房采用電磁加熱技術,加熱效率超過90%,是燃氣灶熱效率的3倍。“據統計,使用電廚具用能成本較燃氣廚具節約20%-45%,是促進綠色餐飲產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減少碳排放,促進江蘇率先碳達峰。”
消除顧慮,
多地探索“瓶改電”經驗
告別“煙火氣”的廚房,還能做出美味飯菜么?“揚州炒飯要用熱火、熱鍋、熱油,不用明火,做出來的味道有變化嗎?”揚州趣園茶社的大廚現場展示用“全電廚房”做揚州炒飯,他說,“以前炒菜是靠廚師觀察火勢變化,現在是直接設定好電磁灶的溫度,實現精準控溫,淮揚菜最講究的是‘鍋氣’,沒用過電磁灶炒菜的廚師還真炒不出來,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學會對溫度的掌控。”
盡管“全電廚房”擁有眾多優勢,符合安全、環保、節能大方向,且長期回報率高,但對于餐飲企業而言,進行改造前需考慮改造的經濟成本和投資回報率。由于“全電廚房”廚具設備國內還沒有統一的生產標準,也使得不少餐飲企業望而卻步。
“推廣過程中反映較多的是初裝建設費用較高、行業品質不清、電費消耗增多等顧慮。”張軍在會議現場分享經驗時說,通過加大自主品牌量產、打造產業集群、建立揚州地區全電廚具企業聯盟、規范產品標準等途徑,有效降低初裝建設費用和后期返修率,支持制定標準化全電廚具產品訂單;持續給予餐飲用戶內部線路改造服務,研究制定“全電廚房”安全生產標準,盡快研究制定出對建設“全電廚房”的增量、存量餐飲企業的扶持政策。
記者了解到,在省商務廳引導下,我省多個地區積極先行先試,探索出不少“全電廚房”的建設經驗。其中,宿遷以安委會的名義全面部署“瓶改電”,市政府給予50%補貼。蘇州市吳江區吾悅金街商業綜合體完成了“氣改電”,當地根據場所內“氣改電”增容使用的電功率數補貼商戶159.8萬元。目前蘇州、泰州、常州、無錫等市商務局已陸續啟動“瓶改電”工作,有序推廣“全電廚房”建設。
多方發力,
保障餐飲行業安全
為大力推動“瓶改電”、推廣“全電廚房”建設,省商務廳聯合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消防總隊,會同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制定《關于鼓勵餐飲場所推廣“瓶改電”的工作意見》,將于近期發布,在年底前建設一批全電餐飲示范店,打造一批全電商業綜合體、一批全電街區,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省商務廳有關處室負責人表示,將協調省發改委,優先推進具備條件的示范街區及試點商業綜合體轉供電改為直供電,鼓勵10千伏及以上等級用戶參與電力交易;推動省電力公司為報裝容量160千伏安及以下“全電廚房”擴增容項目實現“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鼓勵各市針對推廣工作的難點堵點如內部線路改造、電灶具更換等費用,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對“全電廚房”推廣工作的支持,協同出臺各類惠民惠企扶持政策,為群眾辦實事,為企業降成本。
“全電廚房”是推進“瓶改電”工作、提高餐飲行業本質安全水平的一個重要抓手。今年以來,省商務廳在推動“全電廚房”建設外,持續推廣安裝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推進餐飲服務單位填報信息系統,建立“一企一檔”,形成“一圖一表”。南通市商務局副局長茅紅宇介紹,截至今年5月底,南通市所有存量餐飲商戶全部審核建檔,對于新建的餐飲商戶動態審核建檔,全面掌握餐飲單位的安全管理現狀。
省商務廳副廳長姜昕強調,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持續壓緊壓實責任,著力提升治理效能,全力提升餐飲行業本質安全水平。接下來,我省將進一步梳理問題和短板,集中排查整治隱患,建立風險檔案,將專項治理進一步細化實化;探索創新餐飲場所燃氣使用安全監管手段,借助信息化監管、第三方機構檢查等手段,完善長效機制,力爭形成一批制度創新成果,持續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丁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