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系列活動暨“水韻江蘇·非遺購物節(jié)”啟動儀式舉行現(xiàn)場對第二批江蘇省“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qū)”示范項目授牌。其中,鹽城市大豐區(qū)“非遺進恒北”非遺旅游村莊項目成功入選。
所謂“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qū)”,是指在保護傳承非遺資源的基礎上,突破時間、空間、形式的限制,在景區(qū)內吃、住、行、游、購、娛各環(huán)節(jié),植入形式多樣的非遺展陳、展示、展演、體驗活動,讓游客在景區(qū)內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遺活態(tài)魅力。通過提升非遺項目融入性、增強非遺展示互動性、渲染非遺活動代入感,充分滿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樂”的旅游愿望,吸引更多人到江蘇感受美的風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獲美的發(fā)現(xiàn)。
東方哲學里:無,是最大的“有”。當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突破時間、空間的界限進入景區(qū),將會產生怎樣的火花?游客將感受到哪些獨特的旅行體驗?在大豐恒北,非遺“觸手可及”,接下來跟隨記者沉浸式打卡。
【資料圖】
【行】非遺行
觀光車是廣大游客在景區(qū)內的重要代步工具,恒北有非遺主題觀光車和站臺,由此開始,隨處可往。
【吃】非遺菜
如果你問鹽城人有什么特色美食,十有八九會提及“八大碗”,向海而生的大豐人結合本地特色,經過改良、提升,創(chuàng)新出更為精致與美味的“六大碗”。
【體驗】瓷刻(國家級)、麥稈畫(省級)體驗制作表演
大豐瓷刻是以各種瓷器件為載體,使用鋼鑿和鐵錘,使得瓷器件產生崩瓷的效果,使得藝術作品的物象機理再現(xiàn)于瓷器件的表面之上,已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豐麥稈畫,是民間純手工藝技術,它充分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表現(xiàn),天地風雨、花鳥蟲魚、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
【娛】繽紛民俗文藝演出
周古凱 攝
董溪 攝
王義成 攝
舞龍舞獅、腰鼓、戲曲表演、抖空竹、打蓮湘、旗袍秀、歌舞演唱、花船花擔、跑旱驢......民俗文藝演出精彩紛呈。
【購】非遺文創(chuàng)商品
恒北新村沿邊的文創(chuàng)一條街,火紅的燈籠高高掛,主題迥異的各式文創(chuàng)店擁有多家本地特色店鋪,業(yè)態(tài)涵蓋具有IP力量的網紅美食、零售、手工作坊、園林設計、攝影、書畫、本場文化、本場菜研究院、非遺傳承等。
精致的小店陳列了各式各樣的純手工藝品,大多都是蘊有恒北文化內涵的伴手禮,每一件都是限量款。
【住】非遺特色精品民宿
都市的生活充滿壓力感、快節(jié)奏,向往中的“慢”生活越來越被渴望,一心想棲于鄉(xiāng)村田野間,在半夢半醒間曬太陽發(fā)呆。人們對民宿旅居的追求更是一種詩意的生活。恒北非遺特色精品民宿可以給旅客帶來驚喜。
“非遺進恒北”非遺旅游村莊項目
恒北文創(chuàng)街集聚產業(yè)發(fā)展要素、轉化特色文化資源、展銷特色文化產品、傳承非遺民俗文化,聚焦打造恒北非遺文化、本場人文化、梨文化、民俗文化、餐飲文化等,并致力于在優(yōu)化基礎設施、改善鄉(xiāng)村面貌、挖掘文化印記、提升文化品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弘揚地方特色美食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通過資源整合,打造恒北梨鄉(xiāng)非遺文創(chuàng)集市。
在文創(chuàng)街創(chuàng)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豐瓷刻、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麥稈畫工作室,集展示、制作、銷售于一體,在體驗非遺的同時,可感受匠心之美,并弘揚非遺工匠精神。
豐富多彩的活動、垂涎欲滴的美食、繪聲繪色的表演、精美別致的文創(chuàng)、惟妙惟肖的非遺作品、琳瑯滿目的地方特產......恒北的美好,讓人流連忘返,來過一次,就再也無法忘懷。
(來源:大豐區(qū)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張汐葛菲 編輯/俞思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