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一門獨立課程以來,江蘇各地結合校情、生情,為學生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大餐”,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泰州市海陵區日前舉辦小學生廚藝大賽。每組選手由一名學生和一名家長組成。他們需要在一小時內完成自選菜品和規定菜品的制作。自選菜品由學生獨立完成,規定菜品可與家長合作。
“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小特點在里面。”泰州會賓樓賓館總廚肖保華說,“比如有的餡料比較到位,有的包的形狀比較好看,有的湯做得比較可口。”
【資料圖】
評委們從色、香、味、形、器、意、養七個方面,以及每個孩子的參與程度進行打分。
“我也嘗了其他選手做的菜,我覺得他們都做得非常好吃!”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學生陶瀅謙說。
“平時我們在家燒菜的時候,她都在旁邊學習。今天她做的菜還可以。”陶瀅謙的奶奶陶秀蘭說。
泰州市海陵區教育局基教科科長潘鍵介紹:“要以這次大賽為契機,進一步堅持‘五育’并舉。并且把勞動教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以勞培德、以勞啟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真正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在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有一座菜園,孩子們每天為自己播種的豆芽、草莓等蔬果澆水施肥。
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學生蔣昊宸告訴記者:“這是我們的豆芽菜,這里是不避光的,那邊的是避光的。避光的是黃紫色,不避光的是綠色。”
在“兒童創想家”區域,“小創客”正在開展勞動創想課程,用親手種植的中藥材制作花露水和環保機器人。
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學生張一丁說:“花露水可以用艾草、金銀花還有薄荷一起用力搗碎,加上適量酒精醇化一周。”
學校通過互動式教學、行走式授課,在家庭勞動、校園勞動、田園耕種、職業體驗、創造發明等豐富多樣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成為父母的小幫手、校園的小主人。
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副校長姚君丹介紹:“把思政元素無痕滲透其中,讓孩子習得勞動技能,學會勞動方法。”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姜堅 泰州臺 常州臺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