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連日來,經過多次檢測,通呂運河(四甲段)省考斷面水質一直穩定在三類,達到考核指標。近年來,南通市海門區四甲鎮各條線、各部門、沿線村居凝心聚力,合力攻堅,圍繞水質提升、溯源排查、截污治水等各項工程,落實各項任務,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在四甲鎮某處農田里,有一個不起眼的建筑,雖然占地不大,但發揮的作用卻不小,它就是四甲鎮聯同村污水處理站。村民們日常生活中的廢水、廚房殘余油污和廁所糞污都會集中排放到這里,進行處理處置,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污水直排、散排、亂排問題,改善人居環境,保障了村民的用水安全。
四甲鎮針對轄區內等級河道開展岸坡防護、河道清淤、綠化提升、排水口接管等工程,2022年完成了通呂運河一級支流新西豎河、九總河,二級支流運北河、運南河生態河道建設,呈現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面貌。隨后,記者來到運南河某段看到,這里河水清澈,兩岸綠植林立,讓人心情舒暢。“原來這條河里長滿了蘆葦,在東側橋上甚至都望不到西側橋上的人影,如今整治完了,家門口就是河景,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生活幸福指數變高了。”附近村民告訴記者。
長效管理離不開日常監管力度。四甲鎮還加強排口監管,對運河沿線現有排口進行常態化維護,發現污水管網破損及時修復;利用無人機加強對支流現有排口的巡查力度;強化對涉水企業的監督檢查,對存在的違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加強碼頭、堆場日常監管,加大對沿線碼頭、堆場的監管、巡查,特別是揚塵管控要做到全覆蓋。目前已立案查處揚塵嚴重的水泥堆場一個,取締露天黃沙水泥堆場一個。同時,深入開展沿河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開發了環境信訪簡易執法和現場調處App,我區進一步把使用對象延伸至村居網格,在南通市率先建立“省-市-區-鎮-村”五級聯動、分級辦理格局,確保了環境執法人員與鎮村環境監管員互相補位,進一步提升信訪辦理時效性和信息化、規范化水平。四甲鎮利用環保App,時刻關注水質,在監測點位上游,利用水泵抽水后噴灑的形式,增加水體流動和水中溶解氧,加大對監測點位浮球附近清淤的頻率,與區河道保潔單位聯動,清理點位附近水草等水生物。
據悉,今年海門區四甲鎮將持續推進流域生態河道建設,在去年的基礎上,計劃投資2200萬元,繼續綜合治理九總河、新西豎河、新岸河、運南河,總治理長度約10千米。同時,大力推進區域河網水系連通。今年,四甲鎮計劃整治流域內鄉級河道18千米,配套建筑物提檔升級46處,通過打通內部河道堵點,暢通水系,提高水體流動性,從而改善河道水質。加大開展非等級溝河治理力度,計劃實施非等級溝河治理約36萬立方米,將河道治理向河道末端延伸,通過等內、等外河道同步治理,改善水環境,提升河道水質。
(來源:海門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趙恩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