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春風送暖,茶園飄香。4月20日一大早,在常州溧陽市戴埠鎮南山腳下的金山茶場一派繁忙景象。茶里,采茶工人正熟練地采摘著嫩芽。制茶車間里機器轟鳴,數臺炒茶機整齊排列,幾名工人正忙著加工新茶。
“去年,供電部門對我們茶場所在的臺區進行了改造升級,安裝了光伏板、儲能艙。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今年我又增加了一套制茶設備,準備甩開膀子大干一場!”戴埠鎮金山茶場負責人蔣兆明高興地說道。
溧陽作為遠近聞名的茶葉之鄉,全市茶葉種植面積7.2萬畝,擁有各類茶葉生產企業300余家,年茶葉總產值約15億元。目前,溧陽地區的茶場已基本實現制茶電氣化,但由于茶葉生產的季節性特點,用電負荷波動十分明顯。春季是采茶、制茶高峰期,不少茶企通過變壓器增容來滿足用電需求。但在一年中的其他時段,變壓器就基本處于輕載或者空載狀態,造成了設備資源空置浪費。
針對這一情況,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聯合中國電科院、東南大學在去年10月選取戴埠鎮金山茶場所在的金山里10號變臺區,建設投運了江蘇全省首個“茶光互補”源荷儲光協同自治臺區。該低壓用電臺區中配置了混合智能變壓器、臺區間互聯互濟裝置、7千瓦茶光互補系統、100千瓦標準化移動儲能艙等設備,它們在臺區自動控制系統的統一協調下,根據臺區用戶實時用電負荷,靈活采取多種控制策略,實現負荷均衡分配、柔性動態增容等功能。于此同時,架設于茶田中的光伏板月發電量預計可達1500千瓦時,為儲能艙提供充足的“綠電”供應。
“像這個時候,金山里10號變就到了制茶用電的高峰期,茶場的負荷激增,加上正常的居民用電負荷后變壓器就可能要出現重載的情況。此時臺區自動控制系統就會調動光伏、儲能設備對臺區進行電能補給?!眹W溧陽市供電公司配電運檢中心七級職員孫少禹介紹道,以4月19日為例,從下午4時開始,金山茶場制茶的負荷在150千瓦左右,臺區自動控制系統根據所設定的負荷上線不超過80%的策略,調動臺區儲能艙以28千瓦的功率持續放電3個小時,使得臺區負荷維持在較低水平。
“茶光互補”源荷儲光協同自治臺區的成功應用,是供電企業在服務制茶用戶可靠供電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構建綠色低碳區域新型電力系統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溧陽打造“蘇南綠色崛起品質城市”的貢獻供電智慧。
(來源:江蘇廣電常州中心站/謝博涵 通訊員/彭迪 編輯/徐金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