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駐亞的斯亞貝巴記者 王傳軍
厄立特里亞(以下簡稱“厄特”)是位于非洲東北部、紅海之濱的小國,雖然建國僅有30年,但與中國的關系卻有很長的歷史淵源,早在厄特爭取獨立運動期間,總統伊薩亞斯就曾在中國留學。厄特深受中國發展模式影響,兩國目前在文化教育、農業、礦產以及基建等領域都開展了較好的合作。厄特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耶麥尼和厄特知名學者菲克雷耶蘇斯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發展,厄中戰略關系不斷推進,厄中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耶麥尼認為,雖然厄中關系發展與中國和其他非洲國家關系發展大體上沒有什么不同,但厄中關系有著自己的特色。追溯歷史,中國曾支持非洲國家的獨立解放運動,包括總統伊薩亞斯在內的厄特很多政治家和高官都曾前往中國學習,這是厄中之間的歷史淵源。近年來,厄特和其他非洲國家一樣,期待積極學習和借鑒中國發展模式。
(相關資料圖)
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極大鼓舞了厄特,因為脫貧是許多非洲國家面臨的首要任務,而中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巨大勝利則為非洲國家樹立了榜樣。中國在非洲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中非友好的表現。中國與許多非洲國家保持緊密的發展和貿易關系,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啟動了很多促進非洲發展的項目,這些都讓厄特從中受益。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是不帶附加條件的,中國提出的非洲之角和平發展構想也激勵了厄特獨立自主處理國內事務。厄中關系不是單向發展,而是形成了雙贏的局面。中國把厄特視為平等的商業貿易投資伙伴。2021年厄特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厄特政府希望從“一帶一路”獲得更大發展利益。“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我個人認為,‘一帶一路’接下來在非洲的發展方向是,結合非洲國家經濟發展規劃,推出更合適的本土項目,這些項目不一定是大型項目,但可以更精準地服務本地發展建設。”耶麥尼說。
與很多厄特人不同,曾在西方接受教育又在美國讀完博士學位的菲克雷耶蘇斯堅定返回家鄉,報效祖國。這位曾在多家國際刊物和網站發表文章的厄特知名青年學者告訴記者,過去幾十年,中非關系快速發展,中國不僅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還是很多國家的最大投資國和工程承包方。他說,非洲和中國的歷史聯系可追溯到很久以前,跨越了數個古老的文明和王朝,這種聯系還在不斷加強。在許多領域,通過“一帶一路”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這一友誼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切實貢獻,幫助改善了基礎設施和人民生活條件,并實現互利合作。
對厄特而言,厄中密切的關系有著悠久歷史。厄特獨立后,兩國于1993年5月迅速建立了外交關系。近年來,厄中伙伴關系還不斷穩步擴大,兩國合作擴大到許多領域。在衛生領域,中國幫助建立了厄特最大的奧羅特醫院,多年來,200多名中國醫生和衛生專業人員為當地人提供了免費培訓和服務。同樣,在教育領域,中國幫助厄特建立了幾所教育機構,并為許多厄特學生提供獎學金。2022年,中厄簽署了一項加強教育和文化合作的執行計劃。總體而言,這些合作有助于加強厄特人才培養。
多年的戰爭摧毀了厄特大部分基礎設施,中國的援助和融資幫助修建或翻修了大樓、道路等。中國也日益成為厄特重要的經濟伙伴,特別是在投資、援助和雙邊貿易方面。2022年初,時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訪問阿斯馬拉之后,中國宣布將與厄特在人力資源建設、基礎設施、采礦及阿薩布和馬薩瓦港口的開發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菲克雷耶蘇斯認為,厄中關系之所以密切,重要因素之一是雙方秉持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原則。兩國都堅持尊重國家主權、不干涉別國內政,都支持多邊主義和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談到未來厄中關系及合作前景,耶麥尼和菲克雷耶蘇斯都認為,今年是厄中建交30周年,隨著厄中戰略伙伴關系走深走實,隨著厄特經濟發展規劃更好地與“一帶一路”對接,厄中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基建、礦產開發、新能源、農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都有很大潛力。此外,兩國在地區熱點問題及國際多邊場合等領域的戰略合作也將進一步增多。
(光明日報亞的斯亞貝巴5月8日電)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09日 1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