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陸玨 實習生 谷潤楊 通訊員 戴夢琪)“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說法放在今天已不準確。在近日一場醫聯體交流活動上,蘇州醫生提醒,根據老年人群生理特點,“微胖”才是當今老年市民更值得擁有的健康狀態。老年人“過瘦”往往為肌肉量不足,營養不良發生風險同步增加。
“臨床上多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都與飲食不均衡、營養不合理有關,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酮、高尿酸血癥以及高體重等,大家一定要重視營養問題。”為進一步改善老年人營養健康狀況,日前,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應醫聯體邀請,在蘇州市怡養老年公寓開展了一場老年人群營養交流活動。
活動中,該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陶琳介紹了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隨著年齡的增加,由于老年人群的骨骼肌量和骨密度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消化功能衰退,老年營養不良的發生風險較高。
營養不良的重要征兆,一方面是無原因的體重丟失,另一方面便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小于18.5kg/m2。在現場,陶琳和營養師均發現,多數老年人都偏瘦,肌肉量明顯不足。她們對此特別表示,“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說法放在如今并不準確,過瘦很可能會存在老年營養不良的風險。所以,老年人要保持適宜體重,BMI維持在20-26.9kg/m2,也就是說“微胖”才是更好的狀態。
合理營養是加強老年保健、延緩衰老進程、防治各種老年常見病的必要條件。在現場,營養師向大家解讀了最新的膳食指南內容,給出了許多針對老年人群的飲食建議及食譜推薦。同時,她也派發了2022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宣教頁及營養科精心制作的各種飲食科普頁,以供大家參考。
活動期間,大家不斷咨詢老年營養相關知識:“食欲減退怎么辦?”“市面上的保健品該不該買?”“血糖高能吃什么水果嗎?”“血脂異常飲食上該注意些啥?”臨床營養科醫務人員都予以了專業解答。陶琳呼吁市民及家庭要多關注老年人營養狀況,積極預防營養不良,同時建議老年人定期前往正規醫療機構體檢,做好營養相關評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