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最佳時機,無錫全力打造就業見習基地,為大學生暑期充電提供好去處。而不斷擴容升級的“錫式”見習計劃,也正成為推動青年群體高質量就業的強大助力。
(資料圖片)
搭橋梁 穩就業
助力企業與人才“雙向奔赴”
黃碧瑤,是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大三的學生,今年6月初,她便離開學校,來到無錫市惠山區生命科技園奧世美醫療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見習基地。企業于去年剛剛申報建立市級就業見習基地,今年夏天,共吸納21名大學生,以導師帶教和在線授課模式,開展見習培訓計劃。
“口腔正畸定位器的設計這類比較先進的技術,是我在學校完全接觸不到的。在專業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我學習到很多知識。”短短兩個月的見習經歷,讓黃碧瑤對于未來的求職之路更有底氣和信心。
職場新人程蕾萍則是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在見習過程中,我看到了公司的發光點,同時公司也看到了我的發光點,所以,今年三月份我們正式簽訂了勞動合同,屬于雙向奔赴。”
不只是見習學生受益匪淺,對于對于用人單位而言,無錫就業見習制度的實施,直接為企業帶來多方面好處。
“我們公司各層管理干部和員工都非常重視對見習生的培養。”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就業見習計劃在教育和社會就業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積累職場經驗,迅速轉換角色,為就業打好基礎,企業也為自身培養了一支后備隊伍,減輕了崗位缺員壓力。
及時雨 暖人心
護航青年群體走好“就業路”
政策“及時雨”下得好,人才“蓄水池”才能旺。為鼓勵企業積極開展見習計劃,幫助青年就業,無錫對基地見習天數在15天以上的人員,每月按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補貼,并給予見習基地每人每月150元的基地工作補貼。見習人員留崗之后,再給予每人1000元的留崗補貼。
在采訪中,有不少參加就業見習的人員表示,見習單位發放的基本生活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措施,緩解了他們求職路上“空窗期”的生活壓力。
不僅如此,各地人社部門還多渠道發布本地區見習單位目錄和見習崗位清單,開展就業見習進園區、進社區、進市場,在各類招聘會、就業服務專項活動中推出見習崗位,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精準推送崗位信息,吸引更多符合條件人員參加見習。
“截至7月底,全市就業見習基地超過700家,組織上崗超5600人,開發就業見習崗位超過2.3萬個。”無錫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見習工作已經成為促進青年就業的一個重要的輔助手段。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的見習生留崗率超過了40%。接下來無錫將不斷加大優質見習基地建設力度,在今年新增9家省級就業見習示范基地和2家就業見習培育基地的基礎上,全年計劃開發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將達9200個,全面提升留崗率。
(來源:無錫博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