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夫子廟欞星書院特色研學游逐漸火熱,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們通過參觀游覽,體驗特色研學項目。圖為小朋友們在學習臉譜繪制。 通訊員 陶蕾 記者 董家訓 攝
編者按火熱的夏天,火熱的南京游。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根本遵循,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歡樂過夏天有著N種“打開方式”。本報今起推出“漫步金陵悠游一夏”欄目,帶你花式“暢游”這座城,感受南京的歷史文化魅力和人文經濟活力。
暑期,玩什么?在南京,研學游是上佳選擇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進六朝博物館,一場“六朝茶禮”,帶孩子們了解六朝文化與兒童茶禮;“逛吃”夫子廟,打卡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在“金榜題名”研學活動中,可以了解古代科舉制度;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報名參加三天兩晚的“頭號小狀元劇本體驗營”,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地走進歷史,觸摸金陵文脈……
南京研學游火爆出圈。《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數據顯示,上半年,南京市旅行社接待研學旅游達40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15%,排全省第一。
在研學中觸摸金陵文脈
“同學們猜一猜這個甲骨文是什么字?”“這個字的樣子像一只蟲子。”“這個字是秋天的秋,像一只長須長足的蟋蟀。《詩經·豳風·七月》中記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時,人們便把蟋蟀作為秋天的象征……”8月3日,一場以“畫扇搖清風,吃瓜迎立秋”為主題的研學活動在六朝博物館展開,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逛著博物館,親近歷史文化。
該活動是六朝博物館“歲時有約”研學品牌活動的其中一場。據了解,“歲時有約”在深入發掘六朝文物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將“我們的節日”與民俗手工相結合,在節日文化的熏陶下,弘揚節日民俗,譜寫節日新風。針對“小暑”“大暑”“七夕”“立秋”這些傳統節氣節日,六朝博物館對公眾公開招募,通過體驗式手作實踐,實現公益性浸潤式文化體驗。
來自長江路小學的鞏子琪興致勃勃地參加了當天的活動,鞏子琪的媽媽告訴記者:“這個活動形式非常豐富,研學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去展廳參觀講解,尋找有關秋的文物,之后還會講解古今關于秋的文化、習俗、詩詞等,引導孩子們去感受自然的變化,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
“六朝博物館從2023年1月至7月20日,共組織社教活動156場,超過1.6萬人次參與。”六朝博物館副館長賀湘介紹,“六朝博物館社教品牌‘小六學院’,今年獲得江蘇省著名品牌稱號,在‘小六學院’之下又分了很多子品牌,如‘六朝茶禮’‘歲時有約’‘美在六朝’‘藥香千年’等。”
除了六朝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南京民俗博物館等南京市各大文博場館均開展了形式多樣、主題各異的研學活動,將家長和孩子吸引到博物館中去,在研學之旅中觸摸金陵文脈。
研學成為文博消費新亮點
古人是怎么考試的?怎么報名?“我們現在的考試報名表在古代叫親供單,今天我們就來體驗一下古代科舉考生科考之路的第一步。”8月3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研學老師一邊給孩子們講解科舉制度,一邊教大家如何填寫親供單。
明清時期中國有兩大科舉考場,一個是北京的順天貢院,另一個便是江南貢院。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跡為基礎,系統反映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與科舉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來南京旅游,夫子廟肯定得來看看,帶孩子參觀完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后,來參加‘金榜題名’研學活動,讓他體驗一下當年科舉之路的艱辛,希望他能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好好讀書。”來自淮安的趙默告訴記者。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社會服務部主管陳紅介紹,“金榜題名”研學課程結合館內文物做了衍生品,通過文物衍生品的教具填寫,帶領孩子們理解古代考生從最初報名考試到最終金榜題名的歷程。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開館之后,就打造了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先后獲得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江蘇省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稱號。“我們開發的課程囊括了20多個主題,包括人文歷史、現代科技等,都深受青少年喜愛。”陳紅說。
據了解,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研學項目年均接待人次達6.6萬,成為南京市文博消費新亮點。
打造一站式研學服務
“選擇南京作為暑期旅游目的地,是因為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希望孩子通過游歷增長見識。”8月3日,來自江西南昌的杜珊珊帶著兒女來到南京過暑假,放下行李后到的第一站就是夫子廟,“在夫子廟入口處看到有研學活動,毫不猶豫地就給兩個孩子報了名。”
夫子廟坐擁天下文樞的美譽,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方面,夫子廟文旅集團近年來進行了不少探索。例如成立夫子廟研學中心,最大化發揮各景區和博物館的社教功能,提供給游客們更具文化品質和體驗感的景區深度游;打造尊經書院研學基地,一站式提供研學住宿、特色美食、活動體驗、文博課堂等服務。來到這個研學基地,除了旅游景點參觀,還有吃、有玩、有住、有音樂。“這個空間充分滿足了文旅4.0時代游客們的旅居需求,讓研學團體更游有所獲。”夫子廟研學中心主任劉委說。
據劉委介紹,夫子廟研學板塊2023年上半年同比2022年場次增長20%,人次增長45%,上半年累計研學活動接待約9萬人。今年暑期,夫子廟研學中心推出三天兩晚的“頭號小狀元劇本體驗營”,和春晚魔術大師合作推出“傅琰東奇幻非遺國學夏令營”,和江蘇省演藝集團合作推出“孔子和他的學生們互動戲劇體驗營”,還有五天四晚的“金陵文脈夏令營”,吸引了眾多游客。此外,夫子廟研學中心還開發了線裝書、活字印刷、名碑拓印、書院小山長、扎染等傳統文化體驗課程。
“青少年是主要的研學群體,但不是唯一的研學群體。”劉委介紹,8月,夫子廟研學中心將推出線下劇本游等,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好夫子廟故事,讓更多人深度體驗南京傳統文化。
記者 邢虹 朱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