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微風拂過,滿樹星星點點的花朵隨之搖曳,如緋云織就最明艷的色彩。
從有著“中國郁金香第一花海”美譽的荷蘭花海郁金香,到歷經700余年的便倉枯枝牡丹園;從涵蓋國內櫻花所有品種的大洋灣櫻花,到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觀賞期最長的中華海棠園海棠花……一片片俏麗絢爛的花海,變身自帶流量的“請柬”,引來人們賞花踏春,享受嫻靜時光。
(資料圖)
荷蘭花海花車巡游
春光惹人醉,陌上花正開。鹽城創新賞花產品,融入文化創意,探索業態融合,形成火熱的賞花經濟,刷新城市美譽度,拓展富民產業鏈,為旅游市場帶來勃勃生機。
繁花邀約 隨時隨地徜徉花的海洋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賞花季。
當花朵競相綻放,看似毫無生機的枝丫樹干,突然有種瞬間“復活”的錯覺,滿眼都是春天獨有的生機。大批市民游客慕名走進各大景區,賞花踏青,體驗鹽城這座城市的綠色健康,滿懷愉悅地感受“春暖花開”。
3月16日,全國面積最大的賞梅勝地、國家4A級景區——大豐梅花灣人潮涌動。兩萬多株梅花次第綻放,放眼望去,整個景區如同披上粉色的“衣裳”,在風中翩翩起舞。
“太美了!看著它們心情好得不得了。”從上海過來的孫曉梅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邊賞花邊留影。在其鏡頭里,梅花灣宛如春韻濃濃的寫意畫,令人難忘。“梅花灣水系長達7公里,朱砂梅、宮粉梅、美人梅、綠萼梅等200多個品種是‘水韻梅花’的最大看點。”大豐梅花灣相關負責人介紹,眼下是賞梅、拍梅的好時節,預計將迎來賞花客流量的高峰。
借得春風揭面紗,花團錦簇滿枝杈。作為長三角地區知名賞櫻勝地之一,大洋灣景區一期6000畝范圍內種有紅霞櫻、椿寒櫻、楊貴妃櫻等系列櫻花品種,基本涵蓋國內櫻花所有品種;櫻花喬木數量已達50多種、6萬余株,將大洋灣渲染成粉色世界,引來上千游客前來打卡。此外,鹽城占地面積最大、最現代化的公園之一鹽瀆公園,以及里下河地區最大、最深湖泊,素有“水鄉澤國”之稱的大縱湖也是吸引游客爭相前往的最佳賞櫻地。
歷經700余年、鹽城新十景之一的枯枝牡丹園,位于千年古鎮便倉。該園雖幾經戰火,但花中珍品的枯枝牡丹仍以其枯枝綠葉、色艷香濃和奇、特、怪、靈的獨有風姿聞名于世,被稱為江蘇奇花和中國一絕。古典小說《鏡花緣》及明清《鹽城縣志》均有記載。700多年來,“年年花開花似錦,歲歲觀花人如潮”。眾多文人墨客慕名觀賞枯枝牡丹,留下許多美麗而又神奇的傳說,更成為鹽城人文景觀游覽勝地。
便倉枯枝牡丹園
花開鹽城,自有“可愛深紅愛淺紅”的喜悅。“鹽城不僅擁有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更有春意盎然的盛花奇觀。”市文廣旅局負責人介紹,從3月下旬至5月底,櫻花、郁金香、桃花、海棠、百合等28個品種依次綻放,姹紫嫣紅、爭芳斗艷。他們據此推出荷蘭花海、大洋灣、中華海棠園等18個賞花集結地,2.56萬畝的花海大觀園,方便市民游客根據需要,隨時、隨地、隨心徜徉花的海洋。
以花為媒 “美麗經濟”吸睛又吸金
春日里的鹽城因花而美麗,因花而生機勃勃。“花經濟”日益成為鹽城的焦點,來自全國各地的賞花客呈幾何級數增長,有力推動了經濟發展。
3月26日,2023荷蘭花海郁金香文化月啟幕,發布世遺濕地探秘之旅、湖蕩濕地觀光之旅、鹽瀆文化研學之旅等多條旅游路線,串聯起鹽城各類旅游資源。線路優質、主題豐富,滿足不同群體旅游需求,讓游客在文旅體驗中感受鹽城之美。
誰能想到,有著“中國郁金香第一花海”美譽的荷蘭花海,過去是一片鹽堿地。“當初種郁金香,是為弘揚張謇時代精神和美化環境,沒想到來看花的人越來越多。”荷蘭花海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當時各種配套都跟不上,賞花的人依然絡繹不絕。”看到商機的新豐鎮,相繼投入2億元全力打造“賞花經濟”,如今不僅各種服務設施建起來了,專業婚紗攝影婚慶、花卉購物城等一條龍服務,更是讓游客感受到不一樣的周到。
荷蘭花海開滿郁金香
此外,《只有愛·戲劇幻城》《飛躍荷蘭》五維奇幻之旅等文藝表演也在該景區上演,它們以其獨特的方式吸引著游客。據統計,僅今年春節假期,荷蘭花海景區就接待游客36.78萬人次,實現景區綜合收入2265.33萬元,成了省內外各地游客歡度佳節的熱門目的地,“花海”對“人海”的虹吸效應逐漸顯現。
“春風得意”的何止是郁金香。3月18日,“櫻愛而來 美好如期——2023年國際櫻花月暨鹽城大洋灣第九屆櫻花節”開幕,萬余株早櫻進入盛花期,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玩,全方位感受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這一“金字招牌”的獨特魅力。
“活動持續到5月3日,游客可乘坐小火車穿越櫻花林,也可乘坐直升機直面‘櫻海’,邂逅美好春天。”活動主辦方表示,整個4月,早、中、晚櫻陸續盛開,大洋灣景區將同時舉辦唐韻古裝巡游、唐代成人禮等特色活動,以豐富游客游覽體驗。據統計,3月18日至28日,大洋灣景區十日接待游客50余萬人次。
每朵花的背后,都有一個甚至多個區域品牌節日。無論是掀起高潮的荷蘭花海郁金香文化月、大洋灣櫻花節、龍岡桃花節,還是以梨花為主的濱海鄉村旅游節和阜寧桃花節……各類賞花節慶活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豐富和充實了旅游的內涵和層次。
“以踏青賞花為主的特色旅游強勢吸金,將成為推動全域旅游的新動能。”市文廣旅局負責人表示,針對花卉旅游持續向好的市場走向,全市各地結合春季賞花游熱點,爭相開發多樣花卉旅游項目,推出各色賞花旅游路線。調查顯示,花卉旅游開發融合度高,可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帶動餐飲、住宿、購物、交通等相關行業發展,尤其對豐富休閑旅游產品、延長文旅產業鏈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鹽都鄉村油菜花盛開
做強“鮮花+” 讓“花經濟”常開不敗
“花經濟”如果沒有產業支撐,發展之路很難長遠。鹽城的“花經濟”為何能登高走遠?答案是:巧用資源、大膽破題、以節為媒,蹚出“農旅+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通過做強“鮮花+”,打造風景、培植文化,一批賞花項目橫空出世,激發文旅資源新活力,開辟產業發展新賽道。
——“鮮花+豐富產品業態”,對花卉資源地的生態、民俗、農業等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加強花卉旅游產品設計開發,從單純觀光向休閑度假深層次方向拓展。
——“鮮花+拉長產業鏈”,抓住花卉引爆效應,構建花卉主題婚慶、演藝等其他吸引物,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提高游客“重游率”,真正實現“花卉引客 花外留客”。這方面荷蘭花海就是成功典型案例。
游客徜徉在花海中
——“鮮花+注重文旅融合”,挖掘花卉資源的文化內涵,將文化元素融入賞花旅游,使賞花游依靠文化內涵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
——“鮮花+加強互動營銷”,開展花卉旅游,做足線下市場宣傳,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在線上線下營銷中形成市場引爆點。
近年來,鹽城全力提振文旅消費市場,優化線路產品,豐富組合套餐,在精心打造四季文旅主題基礎上,將目光聚焦“微度假”和“夜經濟”,其中賞花旅游季期間持續打響“花開鹽城”品牌。全市各旅游景區、餐飲、旅行社等單位,實施標準化服務,全面提升景區核心競爭力,用豐富的活動、溫馨的服務拉動旅游消費,讓旅游市場充滿活力。
一城繁花,滿“鹽”是你。“通過推動花卉旅游產業發展,充分盤活花卉資源地生態、民俗、農業等資源,同時注重研發花卉旅游產品,對花卉旅游內容進行文化內涵的活化,從單純觀光向休閑度假深層次方向拓展,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產業格局。”市文廣旅局負責人表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