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8日,國際知名權威期刊《BMC-生態與演化》發表一項重大研究成果,南漳湖北鱷為全球最早的濾食性海生爬行動物,距今已有約2.48億年,比此前全球同類發現再提早約1800萬年。
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記者見到了5塊三疊紀早期南漳湖北鱷化石,其中有3塊可見頭骨,為全國僅有。從2019年開始,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研究團隊將南漳湖北鱷化石,與現代的130種海洋中四足動物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其吻部結構和現代海洋中的須鯨很類似。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武漢地質調查中心聯合培養博士生方子晨:“它(南漳湖北鱷)是最早采取濾食的,就是張開大嘴把海水和獵物同時捕食到口腔當中,再把海水從口腔中過濾出去,類似于現在的須鯨緩慢地在海洋的表層游泳,然后通過濾食來捕食海洋中的一些浮游動物。”
在2.48億年前,地球還處于三疊紀早期,當時湖北所在的地區生活著眾多的海洋生物,其中就包括南漳湖北鱷等最早的海洋爬行動物。今天這一研究成果的發布,不僅認定了南漳湖北鱷的捕食方式為濾食性,也表明全球最早的濾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就生活在現在的湖北地區。
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調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龍:“說明當時的海洋生態系統里面生態多樣性,已經與我們現代海洋生態系統生態多樣性幾乎一致,這個歷史性的發現也對我們保護現代海洋以及它未來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線索。”
“南漳—遠安動物群”是已知地球最早出現海生爬行動物的群落之一。近年來,湖北鱷、魚龍和始鰭龍等多種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相繼在湖北發現,成為人類了解史前爬行動物在海洋中繁衍生息的珍貴標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