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市長趙建軍帶隊調研推動新一輪太湖治理工作,并召開專題座談會,認真研究我市正在擬訂的推動太湖無錫水域水質根本性好轉相關行動方案,聽取各方意見建議。
【資料圖】
趙建軍強調,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統籌推進外源減量、內源減負、生態修復、應急防控、能力提升等重點工作,以實際行動牢記囑托、勇擔使命,以更高質量“兩保兩提”堅決守護太湖安瀾。
副市長馬良,市政府秘書長陳壽彬參加活動。
太湖生態清淤(二輪二期)工程正在梅梁湖、貢湖、竺山湖等水域進行,今年全市計劃完成太湖清淤280萬立方米。
來到二輪二期清淤馬山月亮灣七里堤項目現場,趙建軍深入了解清淤量和淤泥固化情況,要求進一步創新清淤技術裝備和淤泥處置方式,堅定不移加快清淤進度,千方百計減少內源負荷,務實推動解決太湖“湖泛”、藍藻暴發等問題。
江蘇神力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研發了藍藻協同秸稈發酵處置資源化利用系統,去年處理包括藻泥在內的各類有機廢棄物4.3萬噸。
“藻泥處置成本多少?有機肥銷售渠道暢通嗎?”趙建軍詳細查看工藝流程,對企業與高校合作探索市場化處置利用藻泥的創新做法表示肯定,要求有關方面聚焦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需求、投入、應用、市場“四個主體”,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政企攜手加大技術攻關和項目扶持力度,努力實現藍藻和淤泥“變廢為寶”。
滆湖是太湖重要的生態屏障,對滆湖周邊區域魚塘進行生態化改造,能有效提升滆湖水質自凈能力。
在宜興高塍片區的養殖池塘生態化改造現場,趙建軍仔細聽取當地水產養殖綜合治理和滆湖生態修復等情況介紹?!白ズ脺韬卫砥仍诿冀?。”他強調,要以建設“滆湖生態圈”為目標,從“控退清修”四個方面開展滆湖水環境治理,著力打造入太湖清水廊道。
中環領先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去年對重點涉磷生產工藝、“三廢”污染防治設施等進行了整改提升。
趙建軍深入廠區了解企業在廢水、二三級漂洗水、臭氧水等回收處置方面的成果,叮囑企業進一步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更好做到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同時要求屬地和相關部門扎實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涉磷涉氮整治,切實減少工業污染物入河入湖總量。
專題座談會上,趙建軍認真聽取市太湖辦、水利局、市政和園林局、農業農村局以及宜興市有關工作情況匯報,馬良講了具體意見。
趙建軍指出
各地各部門要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近年來良好工作成效基礎上加壓奮進,錨定近中遠期目標,落實推進兜底性事項、應急性工作和長遠性工程,常態化加大對上匯報爭取力度,綜合施策、靶向攻堅,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兩保兩提”,讓“太湖明珠”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要聚力外源減量,大力推進年度重點治太工程,扎實開展全市域排污口排查治理,深化涉磷涉氮和印染企業整治提升,推動城市黑臭水體、劣V類河道全面動態消除到位。
聚力內源減負,加力推進太湖二輪二期和滆湖生態清淤,加快建成啟用太湖清淤智能一體化裝備平臺,努力在藻泥淤泥無害化處置商業化利用等方面盡快實現突破。
聚力生態修復,扎實做好調水引流,科學布局一批湖濱濕地帶和“水下森林”,有效保持湖體流動性和自凈功能,持續加強滆湖水系“一圈一帶一區”建設。
聚力應急防控,加強湖體水域、飲用水源地、入湖河流等重要水體水質、藻情監測,及時有效落實針對性防控舉措,全力減少藍藻聚集,嚴防水質異?,F象。
聚力能力提升,夯實提升城鎮污水集中收集處理能力、藍藻打撈處置能力、應急供水能力,做細做實老城區、城中村雨污分流,在試點開展生態清淤固淤、執行流域統一排放標準等方面積極銜接溝通,為治太工作爭取更大力度支持、凝聚更大協同合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