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1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3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Hurun China New Energy Cities 2023),列出了新能源產業集聚度最高的中國城市50強。這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二年發布該榜單。本次榜單調研范圍為所有中國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胡潤研究院分別對各城市的新能源優質企業集聚度、新能源中小企業集聚度、新能源投資熱度集聚度進行信息采集和評分,最終進行綜合匯總并排名。
(《2023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前十名)
上榜城市中有25個來自華東,占據榜單一半席位。江蘇依然是新能源集聚度最高的省份,共10個城市上榜。深圳、上海、蘇州、北京、常州獲評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最高的五大城市。新能源優質企業最集聚的5個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天津、蘇州。新能源中小企業最集聚的5個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東莞、北京、廣州。新能源投資熱度最集聚的5個城市分別是常州、武漢、鄂爾多斯、廣州、重慶。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在今年的榜單中,常州這座城市尤其值得關注。常州位居第四,排名較去年上升一位,是唯一入圍前十的二線城市。更為重要的是,常州在投資熱度集聚度這個維度中蟬聯全國第一,反映出這座城市在新能源領域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是極具發展潛力的。
常州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在國家工業41個大類有37個,207個中類有191個,666個小類有600個,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3.1%,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型碳材料產業入圍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國工業大獎、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均列全國地級市第1,上市企業93家、高新技術企業3680家,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連續9年全省第一。多年深耕,常州新能源產業強勢增長、領跑賽道,形成全產業鏈閉環,并不斷強鏈補鏈。目前,常州產業集聚度全國第4、投資熱度全國第1,整車、動力電池產銷量均占全省一半,全年新能源整車產銷近35萬輛、新能源產業產值超5100億元。常州不僅擁有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這些總部型鏈主企業,還有寧德時代、理想、比亞迪、貝特瑞、星源材質等國內超70%的細分領域鏈主企業,均在常州設立制造基地和研發機構。比如寧德時代長三角地區最大的生產基地設在常州,理想汽車全國最大的生產制造基地也設在常州。目前,常州已形成“發儲送用”的產業生態閉環,整車、動力電池產銷量都占到整個江蘇省的一半。
(來源:江蘇廣電常州中心站/謝博涵 編輯/趙恩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