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看似普通的勞動者,在各行業各崗位上,以技能和匠心造就不平凡。他們用勞動創造價值,為社會發展、人民幸福做出重要貢獻。在勞動的大舞臺上,他們就是最閃亮的星!今天(4月29日)讓我們走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蘇康耐特光學有限公司技術工藝部經理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嚴清波,了解他用專利技術填補行業空白,讓小鏡片登上國際大舞臺的故事。
在南通啟東康耐特光學有限公司,嚴清波的徒弟正在把調試好的6塊鏡片給嚴清波審核,他仔細端詳著鏡片,指出了需要改進的地方。
今年36歲的嚴清波是浙江金華人,從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專業畢業后,他來到啟東市一家大型藥企工作,薪酬不低、工作不累,但嚴清波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成長。此后,他看準時機,跳槽到江蘇康耐特光學有限公司。
2012年左右,抗藍光鏡片逐漸在國際上興起,當時很多技術都在國外大的原料供應商和眼鏡公司手里,國內在這方面還是空白。公司要發展就必須取得技術上的優勢,嚴清波帶領團隊馬上投入到抗藍光鏡片的研發中。他說:“在我接手之前,已經研發有兩年了,但是進展并不是特別的令人滿意。當時我們準備跟國外的供應商公司簽合作協議,引進別人的技術。”
引進國外技術,就意味著產品和技術不是獨立所有,嚴清波不甘心。他和整個團隊整整一個月吃住在實驗室,不斷鉆研、更新配比,在和國外企業簽約的前三天,他們成功了。“我們當時的領導帶著鏡片給他們看,他們都很佩服我們,比較認可我們的實力。”嚴清波心中的大石頭落下了。
一枚小小的鏡片看似平常,但是從制作基片到固化再到最終成型,其工序并不簡單。新產品推出后在市場引起了很大反響,訂單爆發式增長。嚴清波告訴記者:“最直觀的應該就是銷售方面,現在銷售已經要突破1億多元了,這個產品它防藍光的性能比較好,成本也比較低,消費者佩戴也比較舒適。”
2020年11月,“嚴清波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吸引了多名年輕技術骨干加入,他們在嚴清波的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研發出更多新品。嚴清波表示:“目前還在研發防霧的鏡片,因為市場需求也比較大,難度也比較高。同時我們也在嘗試往VR/AR眼鏡方面去延伸,公司現在就眼鏡行業來講,常規的框架眼鏡基本上都能做了,所以想去挑戰一下自己。”
如今,康耐特公司擁有3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迅速打開了國際市場,成為世界眼鏡市場上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耕光學鏡片領域10年,嚴清波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熱情都投入到了這項熱愛的事業中。今年,他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保持一顆工匠的初心,盡自己的努力去做更多更好的一些產品,服務廣大消費者,滿足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個十年,嚴清波也計劃多多、信心滿滿。
(江蘇新聞廣播/孫昕 南通臺 胡一平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