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小小納米,有什么神奇之處?4月28日下午,主題為“追星就追科學家”的校園公益科普活動在連云港市贛榆外國語學校掀起頭腦風暴。科學家帶領同學們開啟一場科學之旅,共同探究身邊的科學奧秘,用“納米大餐”點燃青少年的科技之夢。
你知道嗎,用碳納米管做的繩索,可以從月球上掛到地球表面,而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斷的繩索;納米材料具備神奇的四大效應,可以用于汽車尾氣凈化,也能用于生物成像、癌癥診斷治療,還可以制作隱形材料……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郭少軍帶來的《小納米,大科學——走進神奇的納米世界》精彩講座,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介紹自己在納米研究領域的探索經歷與心得體會,帶著學子們遨游知識海洋,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盡管納米尺度非常小,卻串聯起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納米材料是21世紀的主導技術,在各個領域推動國家GDP快速增長。在納米科學研究領域,中國的基礎研究工作扎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領域國際領先。演講用生動有趣的案例,為同學們展示了神奇的納米世界。讓大家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商品其實早就帶上了“納米”二字。納米技術在生活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化妝品、服裝、空氣凈化、可穿戴電子設備等,都能見到納米材料的身影。
納米這么小,肉眼無法察覺,納米級別的物質進入人體內,有沒有潛在的危害?電視劇《三體》中提到一種納米材料“飛刃”,僅有頭發絲的十分之一大小,但強度很高,現實中真的有這種“飛刃”嗎?隨后,在對話青年科學家環節,學生還和演講嘉賓展開互動,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學習好不等同于創新,期待同學們磨煉一技之長,培養獨特的科研品味,自主、專注、勤奮、堅毅,通過創新實現自立自強,未來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搶占先機,占領技術制高點!”在活動現場,郭少軍和同學們進行了廣泛交流,分享了科學研究道路上的成功因素,鼓勵大家勇于追逐夢想,并為之堅持奮斗。
“通過郭老師的詳細講解,讓我們了解到科學與生活是十分貼近的,也激發了我們探索科學的這個激情。”贛榆外國語學校學生李珉旭說。講座結束后,孩子們還可以在人工智能教具體驗區,體會別開生面的智慧新模式。會場內共有280名師生參與本次活動,與此同時一千多名學生在教室進行實時觀看。活動現場,還專門舉行了《未來科學家》系列叢書贈書儀式。贛榆外國語學校常務副校長李紅表示“舉辦這樣的活動,希望在更多的孩子心目中播下科學的種子,讓孩子們能夠了解科學,學習科學,將來能夠運用科學,也希望他們通過對科學家故事、精神的了解,能夠真正行走在追尋科學的道路上,真正實現科學有我,強國有我!”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郭藝 贛榆臺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