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好,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好書是《夏洛的網》,蜘蛛夏洛相信辦法就像落到它網里的獵物,慢慢等待,獵物會自己飛到網上,慢慢等待,辦法也一定會出現……”近日,崇川區城東街道東大街社區韜奮書吧,全民閱讀推廣人王曉溦利用周末時間向社區青少年推薦經典書籍,讓轄區的青少年在家門口就能徜徉在書籍的海洋里。
文明是城市的靈魂,“書香氣”是文明城市的“底氣”,近年來,崇川區始終將“書香崇川”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積極拓展城市閱讀空間,打造“5分鐘網格閱讀圈”,通過線上+線下活動,讓全民閱讀之風吹進每個網格和家庭。
多元匯聚,統籌轄區“閱讀資源”
(資料圖片)
“我是去年剛搬到這個小區的,聽說社區有個書吧,就趁著周末來看看,里面書籍很豐富,環境也很好!”永興街道窯墩壩社區韜奮書吧自打成立以來,吸引了不少像陳伯伯這樣的閱讀愛好者前來借閱書籍。
為深入推進書香社區建設,營造全民閱讀新風尚,永興街道窯墩壩社區投資兩萬余萬元,高標準建設韜奮書吧,書吧收藏文學、科技、少兒讀物等6大類4000余冊圖書,空調、飲水機、充電插座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讓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找到喜愛的書籍。同時,借助圖書借閱平臺,社區韜奮書吧與崇川區圖書館實現了圖書的通借通還,極大地方便了轄區讀者。
隨著社會的進步,群眾對精神文化的要求也不斷提到,而形式多樣的閱讀資源,能極大的滿足群眾閱讀需求。對此,永興街道拓展家門口的“弘愛社”“紅石榴家園”“紅館驛站”作為閱讀場所,讓群眾就近享受閱讀。同時,街道積極引入“微語繪本館”“老約翰繪本館”“匠心公益”等各類優質社會服務資源,集結王曉冬、吳丹丹、蔡忱等一批優秀閱讀推廣人、領讀者,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通過多元化、專業化、特色化組織方式,建立點上服務、面上拓展、線上延伸的閱讀架構,多角度、全方位、高覆蓋地推廣“好書、好聲音、好心得、好故事”,讓閱讀真正嵌入居民的“生活圈”。
團隊賦能,孵化民間“閱讀組織”
“今年我們將以青少年閱讀推廣為主線,開展‘我的家鄉.南通’、童心向黨讀書交流活動,帶動更多的組織和青少年參與閱讀。”在東大街社區閱讀活動中,“僑藝之家”讀書會負責人徐織說到。
近年來,東大街社區通過開展閱讀推廣人招募活動,成立社區全民閱讀工作組,實施全民閱讀推廣計劃,培育全民閱讀推廣人,壯大閱讀推廣骨干,帶動一批閱讀志愿者。“紅色論壇”理論工作室、“僑藝之家”讀書會,青年黨員沙龍東昇書畫組等一大批閱讀組織活躍在東大街轄區。在各個閱讀組織的引領下,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工作背景的居民紛紛走出家門,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也促使閱讀組織不斷豐富活動內容。
“我們不斷完善社區全民閱讀制度,以項目推動閱讀活動開展的理念,引導閱讀組織承接閱讀項目,廣泛開展閱讀活動。”東大街社區黨務書記朱子培介紹到。社區推出“我的家鄉.南通”系列活動,在閱讀中了解南通民俗文化,先后開展“我愛家鄉水”、“與孩子們走進家鄉的文化園地”“南通,我們生長的地方”等活動。除了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下閱讀推廣活動,東大街社區定期還將東昇書畫組部分老同志聚集到社區書吧,把根據讀書心得創作的書畫新作互相觀摩交流,品鑒挑選作品在書吧進行展示,用優美的藝術作品反饋閱讀成效,讓優秀傳統文化和社區正能量在社區傳播。
品牌驅動,廣泛開展“閱讀活動”
“讓我們一起通過《中國文化課》這本書,感受其中講述的歷代文化巨匠的鮮活故事......”崇川區秦灶街道五星級韜奮書吧內,領讀講師在介紹當日的閱讀書籍。今年以來,秦灶街道著力打造“尋美秦灶·四季悅讀”閱讀品牌,扎實開展四季主題閱讀活動,做到居民閱讀活動“精彩紛呈”,全民閱讀事業“蓬勃興旺”。
秦灶街道依托現有基礎資源,創新服務形式,優化活動內容,滿足群眾個性化閱讀需求,在“通衢秦灶”公眾號專門開設“書香秦灶”薦書專欄、建立網格閱讀交流群,實現四季閱讀線上線下、讀書交流隨時隨地;以“招募令”征集書吧建設、閱讀菜單和活動開展意見,個性化、“訂單式”服務,由居民來定書籍清單、活動內容;根據居民需求和喜好籌建“小灶書房”多功能閱覽室,讓居民參與優化學習氛圍、共同營造書香氣息,大大提升閱讀活動的參與度和滿意。
“四季悅讀”作為秦灶街道打造“書香社會”的重點品牌,以閱讀活動“內循環”,打通書香社會“外循環”,推動形成閱讀活動“外溢效應”,持續擴大正向影響。通過廣開讀書分享會、推出“草坪課堂”系列活動、舉辦“書香殘疾人之家讀書會”、開辟“書香香滿庭 履職新時代”讀書專題交流會等等,不斷升級活動品質,打破時空制約,為居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鮮活的閱讀服務。
開展社區全民閱讀推廣是一項長期工程,接下來,崇川區將在閱讀質量上下功夫,在閱讀活動上求真務實,擴大書吧覆蓋面、拓展網格閱讀圈,讓閱讀更便利、讓閱讀零距離,努力推動全民閱讀與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相互賦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