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至暑未消,在利民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的三乙膦酸鋁原藥生產線上,轟鳴的機器聲如同天氣一般火熱。作為該企業剛剛新建的技改項目生產線,從投入生產以來就達到滿產狀態,且產品八成以上出口到歐洲。今年以來,江蘇新沂堅持以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存續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達239家,成為徐州唯一獲批省創新型示范縣(市、區) 建設單位。新沂市委書記陳堂清表示,“我們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把科技攻關、創新研發、生產迭代作為重中之重,這是我們轉型發展的最大變量、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產學研深度融合 激活發展新動能
(相關資料圖)
利民化學有限責任公司企業負責人介紹,三乙膦酸鋁原藥生產線年產1.2萬噸,產能為世界第一,實現了上線即滿產。公司自主設計的管式連續化反應,在農化領域也為數不多,就該產品而言為世界唯一。該項目打破了國際跨國公司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和壁壘,已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
記者了解到,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聯合公布了“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名單,利民化學三乙膦酸鋁智能制造車間榮膺在列。該智能制造車間通過“遠程控制”“實時分析”“數據驅動”以及“人機互動”等一系列創新技術,實現車間智能裝備全面應用、生產物料精準配送、生產過程實時管控、生產信息跟蹤追溯、能源消耗智能管控、安全環保智能管控等,最終實現 “智能制造”,有效助推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新沂始終堅定不移走求實、扎實的創新路子,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今年以來,新沂堅持以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存續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達23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建立研發機構數量達98%,成為徐州唯一獲批省創新型示范縣(市、區) 建設單位。
放大創新引領“乘數效應” 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在新沂錫沂高新材料產業研究院里,科研團隊正在就江蘇華信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光致變色膜項目做進一步的研究。光致變色膜研發用于證件和其他印刷品防偽,目前,項目組已經實現了功能樣品,變色響應時間在1毫秒以內,極大的提高了變色效果。目標產品瞄準證件防偽市場,預計年需求量5000萬㎡,年銷售額將超過20億元。
記者了解到,錫沂高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后服務企業60多家,簽訂科技開發、服務合同40余項,合同金額累計2800萬元。2022年,圍繞地方石英等重點產業化項目及新材料等特色產業,新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專利累計280余項。2022年獲批、江蘇省稀土光功能材料新型研發機構,先進光功能陶瓷產業化被納入“十四五”軍民融合創新平臺培育,開發出蓄光亞克力技術,并在新沂實現了成果轉化,有效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研究院由此獲得徐州地區唯一的江蘇省新型研發機構獎補。
新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主動融入徐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緊盯有效需求主體、研發投入主體、成果轉化主體,布局與產業發展匹配的多元化創新載體,全面提升水性超纖研究院、錫沂高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等研發機構運行質效,不斷放大創新引領發展的“乘數效應”,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大力實施“頭雁計劃” 打造經濟發展“主力軍”
不僅是科研平臺,在新沂,企業的發展壯大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為此,該市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多措并舉支持企業產學研,大力實施“頭雁計劃”,讓企業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主力軍”。
今年上半年,江蘇京沂電器有限公司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錳銅電阻(分流器)的設計生產銷售的公司,占據國內行業第一,占有國內份額七成以上,同時,公司產品備受歐洲、亞洲、美洲客戶的青睞。僅專利技術一項,今年就拿下了8項,累計達到87項專利。
為了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新沂圍繞“發展質效提升年”工作方案,明確了44項產業質效提升目標任務,大力實施“頭雁計劃”、“雛鷹計劃”、“筑巢暖窩計劃”,上半年,京沂電器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華信新材料通過國家復核,截至目前,全市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累計3家,省級累計19家;累計獲批創新型中小企業 231家,位居徐州各縣區前列。
近年來,新沂相繼出臺了《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關于促進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一系列激勵科技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全方位構建支撐新沂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營商環境。近三年,新沂市本級財政已兌現撥付高企認定及入庫培育獎勵資金8620萬元,454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9.9億元,83家高企享受所得稅減免2.6億元,位居徐州各縣(市、區)第一。
科技創新,蓄勢賦能。1-6月份,新沂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8.5億元,同比增長9.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26億元,同比增長6.2%; 工業應稅銷售收入432.29億元,同比增長37.9%,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