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委召開了全市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會上,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明告誡全市干部:對選用干部連續出現問題的,要嚴肅追責。
今年的南通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曾說道,“南通進入新一輪黃金機遇期的大勢不可阻擋”。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突破飛躍的關鍵階段,更加凸顯了從嚴治黨的重要性。
一個崗位的連續缺位,不僅破壞了政府形象,更喪失了發展先機。南通2月15日召開的這場大會,給全市領導干部做了嚴肅警示,同時也向外界展現了南通搶抓機遇的發展決心和“實干”的發展態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通的新機遇
一座城市的發展,除了自身的區位優勢以及一代又一代能人志士的努力,更需要當時代浪潮來臨時,每一次審時度勢抓住機遇的魄力,而南通,正是一座不愿意錯過機會的城市。
回顧南通的發家史,從改革開放之初的一座無名小城,一躍發展成為當今萬億GDP的江蘇“第四城”,靠的就是持續的自我革新,搶抓每一次重大的機遇。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因為有輕工與電子產業基礎,南通率先發展鄉鎮企業,讓輕紡和電子產業獲得了大發展,當時在鄉鎮中自發興起的疊石橋繡品市場,如今已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家紡市場。
1984年,南通又抓住了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機會,全力推進對外開放,興辦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成為彼時中國經濟發展最好最快“蘇南模式”的重要成員。
進入21世紀,蘇通長江大橋再次改變了南通的命運,在大膽提出了“滬蘇通”一體化發展戰略后,南通全市的產業結構、生產力布局、城市與交通建設都迎來了巨大變革。
從此,南通與上海深度融合,逐漸成為我國電子生產基地和新興的機械工業基地、船舶工業基地、精細化工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南通經濟重返全省第一方陣,實現了從崛起蘇中到融入蘇南,進而挺進長三角核心圈的城市振興。
當前,國內外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南通依靠全新的的城市定位和產業優勢,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建筑行業有句話,“全國建筑業看江蘇,江蘇建筑業看南通,幾周前,時隔5年,南通重啟了“鐵軍大會”,即全市建筑業發展大會,動員全市上下在推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中,更好激發“四敢”精神,堅定不移推進現代化“建筑強市”建設,全面匯聚起打造“新時代建筑之鄉”,再創南通建筑業黃金時代。
任何挑戰和困難都阻擋不了南通把握機遇、放手一搏的決心,也正因如此,對于各級干部的選拔任用變得更為重要,機遇的最大特征是時效性極強,來之急速,稍縱即逝。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再度上演“滄桑巨變”的改革畫卷。
南通,實干興邦
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優質的營商環境是城市投資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城市發展軟實力的重要途徑。
而提到南通,總繞不開一位名人“張謇”,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先賢和楷模,張謇精神一直影響這一代又一代的南通人,敢為人先、努力創新的品質,更加映襯出南通人獨特的實干興邦的理念。
南通素有重商親商的傳統,也是全國最早開展“放管服”改革試點的城市之一。去年,作為“十四五”開端的關鍵年,南通打出了“營商環境提升年”的口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重磅推出《2022“萬事好通”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舉措66條》。
此外,“馬上就辦、可以就做、持續做成”,也讓南通在發展過程中給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2003年南通提出接軌上海、服務上海的戰略后,歷屆市委市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從未間斷發展思路,招商引資引智,掛圖作戰,實行項目責任制,每個項目都有專人負責,列出進度表,定期檢查評點督辦,確保重大項目、重大工程落地生根。
自2005年上海第一家企業上海雙錢輪胎公司如皋分廠落戶如皋市經濟開發區以來,已有上海振華港機南通基地、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南通崇川數字產業園等數十個基地、園區和數千個企業和項目落戶南通,推動了一批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20年后的今天,南通已成為上海大都市圈中最重要的一環,江海明珠與東方明珠遙相呼應,這璀璨霓虹的背后,是20年南通人的堅持不懈。
口碑是一點點掙出來的,這樣的辦事態度和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氣,必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青睞南通、選擇南通、投資南通。
一場干部警示教育大會,不僅是從嚴治黨的內部會,更是向外表明態度的誓師會。持續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讓政策的執行者更加有決心,讓投資者更加有信心,也讓老百姓更加能安心。
標簽: 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