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寧波網記者孫肖許天長通訊員胡栩琦俞莞爾
這幾日,在位于北侖郭巨街道的非遺傳承中心內,“郭巨抬閣”的最新一代傳承人趙其立在認真地做一件事,就是給村內唯一一臺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郭巨抬閣”丈量和記錄尺寸,并在原有抬閣的基礎上按照上一代“郭巨抬閣”非遺傳承人汪玉庠的囑托進行復刻和改造“瘦身”。
“我師父上個月剛去世了,現在我要接起他的衣缽,把‘郭巨抬閣’傳承下去?!惫尬鏖T村村民趙其立告訴記者,2021年6月,他拜汪玉庠為師,學習抬閣技藝,今年67歲的他正在朝著做好市級非遺項目“郭巨抬閣”新傳人的方向努力。
“郭巨抬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造型別致、氣魄宏偉,以條木制作,每閣用8個身強力壯的村民抬行,其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于一體,融舞蹈、繪畫、戲曲雜技等藝術為一身,充分展示了郭巨民間藝術的豐富多彩。當地人一直用抬閣祈福,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2015年,“郭巨抬閣”被列入第四批寧波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郭巨街道的非遺傳承中心內,記者在趙其立的帶領下,認識了這臺村里唯一保存完好的“郭巨抬閣”?!斑@個抬閣最高處大約4米、寬約1.5米,閣上有‘戲臺’,飾有各種古樸奇特的圖案。‘戲臺’上能坐著4個扮演成古裝人物的孩子。”趙其立為記者介紹,這個抬閣是用實木打造的,所以本身就重達300公斤,再加上4個八九歲孩子的重量,這就意味著8個壯漢抬著400多公斤的抬閣在街上巡游,而這個時長一般都要1個小時以上。
“我小時候村里每逢春節和元宵都能看到抬閣表演,那時候村里都是年輕力壯務農為主的年輕人,但現在村里抬閣的人,人均年齡60歲,最年輕的也已經有50多歲了?!壁w其立回憶,他50歲的時候因為自己身材高大,氣力足,被村里選為了抬閣的后備人選,開始跟著老人們學抬閣,后來拜師學習“郭巨抬閣”其他相關知識技藝。“師傅汪玉庠一直就想給我們的‘郭巨抬閣’‘瘦瘦身’,現在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壁w其立說。
“要把‘郭巨抬閣’傳承下去任重道遠,而當務之急就是要讓大家都能抬得動,師傅的想法我想幫他完成?!壁w其立邊說邊指著抬閣下方的四個滑輪說,這四個滑輪也是前幾年師傅汪玉庠請工人加上去的?!耙驗樘亓?,沒有滑輪前,每次表演都要十幾個人才能把這個大家伙從倉庫挪出來,非常不容易?!壁w其立表示,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讓“郭巨抬閣”“瘦身”。
記錄下“郭巨抬閣”相關數據內容后,他專程請村內的老木匠--響器木偶的傳承人紀昌德出謀劃策,在保持樣式的基礎上,微縮尺寸或選用更適合的材質讓抬閣“瘦身”成功。
“村里上年紀的老人十分擔心這一傳統民間文藝形式在我們這代人手里消失,今年經過村里選舉讓趙其立好好把這件事做下去?!惫藿值牢幕竟ぷ魅藛T曹晗嫣告訴記者,現在整個北侖就只有西門村有抬閣,希望舉全村之力使之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