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季度積分,我家得了188分,得了兩桶色拉油、一桶洗滌液。這個積分制度非常好,如今小區環境、家前屋后的管理都非常到位。”日前,家住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岔河鎮花海康居社區的譚先生憑著積分從社區領回了獎品,他所說的“積分”,正是他和鄰居們搬到新型社區之后,社區開展的“數字治理+積分制”所帶來的“福利”。
據了解,洪澤區岔河鎮花海康居社區是由陳向村和沈渡村兩個行政村組成的新型社區,目前已建農房231套,入住171戶,常住人口310人。為了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環境,洪澤區農業農村局積極與淮陰師范學院合作,經過前期大量調查研究,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開發出了“花海康居社區數字治理”小程序,在此基礎上實行“積分制”,由社區理事會與村民共同制定積分指標與管理細則,每月社區安排管理員根據每戶房前屋后環境維護、鄰里相處、尊老愛幼、是否配合社區管理等事項,對農戶逐一打分,每季度根據積分情況對農戶進行排名,農戶所得積分可到指定超市兌換商品。
淮陰師范學院商學院副院長孟祥海教授帶領團隊,全程參與了治理方案和微信小程序的設計與開發,他說:“村民入住到新型社區后,如何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維護好房前屋后的衛生、處理好鄰里關系?出于這個考慮,我們開發設計了‘花海康居社區數字治理’小程序。房前屋后干凈整潔,鄰里相處和睦,家里有孩子服兵役、考上大學等事宜,我們都可以對其賦予治理積分。”
“數字治理+積分制”的實施,不僅調動了村民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也大大減少了網格員等基層工作者的工作量,節約了社區的管理成本。據統計,自花海康居社區實行“數字治理+積分制”以來,已累計為集體節約環境治理等管理成本2.3萬元。在此次獎品兌換儀式上,花海康居社區將節約的成本全部以獎金形式為該社區129戶農戶兌換發放了獎品,推動實現了社區治理的良性循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