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向晚夜撩人,文明實踐精彩多……近期,濱海全面開啟文明實踐“夜模式”,在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實踐公園、鄉村舞臺、文化廣場同步開展多領域、多形式的特色活動,以文明實踐“夜精彩”為主題,不斷擴展文明實踐空間和廣度,豐富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課堂+書房 學習之風送清涼
晚上7點,夜幕漸暗,鹽城好人、百姓名嘴陸崇貴來到南湖廣場的納涼群眾中間,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鮮活生動的事例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宣講,通過接地氣的小故事詮釋黨的大政策。
【資料圖】
“夏天的晚上,涼風陣陣,我們吃過晚飯都喜歡出來走走,這樣接地氣的宣講,開啟了群眾精神文化新生活。”市民張女士直呼這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更貼近生活。看、聽、唱、賞、讀、玩,濱海縣充分利用文明實踐主題公園、文化廣場等陣地,邀請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百姓名嘴等典型,以“拉家常”的方式,開展理論政策、移風易俗、美德故事等“半小時夜課”宣傳活動,讓宣講更具影響力和感染力。
“放暑假到現在,我每天都到這來自習看書,耳邊聽著輕輕的翻書聲,空氣里飄著咖啡的香氣,更貼心的是晚上9點半才關門呢,著實方便了咱們市民!”經常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城市書房看書的小劉開心說道。自暑期以來,濱海縣圖書館、農家書屋等閱讀場所積極建設夜間閱讀新場景,紛紛開展延時服務項目,深入推進夜讀修身、智慧閱讀、光影育人、文化沙龍、讀書分享會等閱讀推廣活動,用“夜讀”微光點亮城市的文明之美。
納涼+晚會 幸福生活樂開懷
“這個公園現在環境很不錯,還有晚會可以看,我們老兩口每天吃過晚飯就過來逛逛、散散步。”如今的濱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成為了濱海群眾飯后消暑的好去處。公園里搭建了群眾文化小舞臺,傳統曲藝表演、非遺剪紙等節目輪番上演,讓群眾在曾經的記憶中尋找那份久違的熟悉。
“小集市”匯聚“大人氣”。隨著濱海“文明實踐夜精彩”主題夜市的有序開展,理論宣講面對面、非遺文創、反詐鋪子、科普無限、圖書漂流、坐診問脈等便民服務攤位吸引了眾多市民,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你看,各種各樣的貼心服務確實是為群眾考慮了,我們打心眼里喜歡,希望以后經常舉辦這樣的活動。”市民于先生表示,這種全新的“趕大集”夜市模式,既滿足了群眾的消費需求,又讓城市變得繁華起來,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帶來煙火人氣。
“同唱道德歌,文明向前進……”在如今的濱海公園和各鄉鎮的文化廣場上,舞蹈的市民化身文明風尚宣傳員,用歡快的音樂伴隨活力的舞步,“炫”起本土文明之風。《公民道德歌》《大家都要講誠信》《群眾反詐》……等精彩紛呈的廣場舞贏得了群眾的熱烈喝彩。原來,這是濱海新風尚廣場舞團隊將文明新風理念融入舞蹈,全縣4000余名文藝宣傳志愿者用優美的舞姿、舒意的音樂,帶領群眾積極參加各種健身活動,讓大家跳出文明健康美,凝聚人心、樂在基層。
“作為濱海人太幸福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到淮劇和小品。”前不久,濱海“夏季村晚”惠民文藝巡演走進全縣16個村(社區),將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節目和婉轉細膩、悠揚動聽的戲曲送到群眾家門口,充分滿足了百姓的晚間精神文化生活。“電影馬上開始了,趕緊去占個好位置。”與此同時,濱海縣持續開展露天電影展映活動,將優秀影片送到群眾身邊,久違了的農村露天電影放映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公園里邊、社區門口、文明實踐廣場,一個個“露天影院”人氣爆棚,大家圍坐在一起邊看電影、邊暢懷討論,歡聲笑語充盈著夏日的夜晚。
文明+交通 提升意識護平安
“駕乘摩托車、電動車請佩戴安全頭盔”“安全帶生命帶,駕乘請系好”……在濱海縣城及鎮區,隨處可見這樣的交通安全宣傳標語。“農村的一老一小是宣傳重點,他們愛看什么,我們就創作什么。”濱海縣文化館負責人介紹說,看演出、學知識、領獎品,“美麗鄉村行”活動創作了群眾愛聽愛看的交通安全宣講文藝作品,讓大家聽得進、記得住。
形象生動的宣傳更易深入人心,濱海縣堅持從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入手,讓枯燥的法律知識變得鮮活生動,讓無趣的避險常識容易記住。“這有兩個西瓜,大家用錘子敲敲看。”“砰!砰!”隨著清脆的敲擊聲,佩戴頭盔的西瓜完好無損,未戴頭盔的西瓜四分五裂。這是交通安全宣傳大篷車駛進八巨鎮華新村開展宣講的一幕場景。
“農忙歸農忙,頭盔不要忘,路上慢點開,遇車要避讓。”伴隨著村民回家的步伐,濱海村頭路口的“大喇叭”在早中晚三個時段準時響起。濱海縣整合媒體資源,在“報、廣、臺、網、微、端、屏”開辟宣傳陣地,縣文明辦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個實踐所、300個實踐站,統一設置“文明交通”宣傳板塊,利用暑期開設交通安全“微課堂”;濱海縣公安局依托派出所、社區警務室等場所建立安全宣傳欄,整合戶外大屏,播放宣教內容;各鎮村街道利用村民大會、黨員活動日,開展集中警示教育,讓安全宣傳入耳入心。
為了讓文明實踐“活”起來、“熱”起來,濱海縣持續探索文明實踐“夜模式”,將文明實踐服務精準高效送到群眾日常生活中。與縣公安局聯合開展“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講行動,面向村民、快遞小哥、夜市攤販等人群,針對接打電話、逆向行駛、闖紅燈、不戴頭盔等交通違法行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宣講,提升群眾的安全意識。此外,同步開展文明餐飲、文明養犬等主題宣傳活動,讓文明成為夏夜“時尚”、文明新風沁人心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