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年初,公司購買的軟件技術資料達不到使用要求,銷售方久拖不決。拼團購買法律服務后,顧問律師指導我們固定證據,連續發出書面函件,很快迫使對方主動上門解決了問題。”8月22日,靖江民生氣體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倪加明對于“團購”法律服務的做法連連點贊。
小微企業與大中企業一樣,也會面臨股東權益、用工管理、知識產權等諸多涉及法律的問題,也會有諸多的訴訟仲裁。不同的是,小微企業資金實力薄弱,相關業務量不大,難以或不愿支付動輒數萬元的法律顧問服務年費。
“可是,一旦觸及法律問題,輕則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重則有可能關系到企業存亡。”靖江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科長胡光林介紹,為引導企業合規經營,加強風險防范管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靖江結合本地實際推出企業拼團購買法律服務。
該市司法局制定了《關于試點拼團購買法律服務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推行共享法律顧問工作模式,通過需求調查、座談交流、典型引導等形式,把同行業、同規模、同地域的小微企業組織起來,積極引導轄區村居法律顧問等專業律師為企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一般組織3家至5家企業,根據企業規模和行業不同,每家企業出資3000元至1萬元,共同聘請律師作為法律顧問。”胡光林介紹,該市司法局擇優遴選出50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從業三年以上且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豐富的資深律師,發布靖江市小微企業共享法律顧問名單,供小微企業自主選聘。同時,構建線上靖江市小微企業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平臺,同步上線50名律師姓名、所屬律所、業務專長等信息,方便小微企業選擇。
靖江市司法局還牽頭制定《靖江市小微企業共享法律顧問管理辦法》,律協分會牽頭制作共享法律顧問合同示范文本,明確準入標準、服務內容、服務標準、保密義務、違約責任、退出機制等,全面規范企業和法律顧問的權利與義務,讓企業和法律顧問都放心。
試點以來,該市在泵閥、空調、種植等行業組織了26家企業,出資18.6萬元聘請了9名顧問律師,律師共為企業修改合同23件,合規審查15件,制定或修改規章制度31件,參與商務談判5件,代理訴訟3件,參與化解矛盾19件,為企業減少損失近300萬元,在推動基層治理共建共享、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