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經揚州海事執法人員連日來實地巡查以及成效評估后,揚州嘶馬灣航段落成洲尾危險水域黃浮正式投入使用,于8月中旬開始引導下行80米以下小船于#90-1紅浮與落成洲尾警示黃浮之間下行,緩解該水域下行船流壓力,降低船舶擱淺風險。
嘶馬灣航段是長江江蘇段最為復雜險要的航段之一,具有“灣大、水急、船密、險多”的特點,加之丁壩、淺灘等水下地形復雜,極易發生船舶擱淺險情,尤其是長江#90-1紅浮南側落成洲尾水域,最易發生擱淺險情。該水域因受上游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和落成洲水流變化影響,淺灘范圍逐漸擴大,部分不熟悉航道情況的船舶,沿紅浮南側航行至此水域時未能選擇安全航路航行,在淺灘擱淺,尤其是船舶在夜間航行時,無法通過瞭望發現淺灘,不能提前轉向進入安全水域,導致擱淺。
深入排查了解此處風險隱患后,揚州海事迅速行動,多措并舉治理落成洲尾船舶擱淺“頑疾”。積極推動航道部門對長江#90紅浮-#92紅浮水域航道養護疏浚工作,對落成洲尾淺灘水域進行切灘作業,保障航道水深;調整長江#90-1紅浮位置,拓寬下行航道,同時增設落成洲尾危險水域浮,將淺灘水域可視化,方便嘶馬灣航段下行船舶全時段通過警示黃浮更加直觀的瞭望到淺灘水域;開展長江#90-1紅浮水域切灘作業成效評估,經海巡艇實地勘測,長江#90-1紅浮與落成洲尾危險水域警示浮之間水深基本穩定于14米以上。近期揚州海事部門還將逐步引導下行80米以下小型船舶于#90-1紅浮與警示黃浮之間下行,緩解該水域下行船流壓力的同時也降低船舶擱淺風險。 據介紹,揚州海事將繼續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實強化風險防控和隱患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深入研究轄區水上交通安全的新特點和新變化,全心全意辦實事,群策群力解“頑疾”,持續保障轄區水上安全形勢穩定。
(來源:江蘇廣電揚州中心站/王澤坤 通訊員/揚海軒 曾鑫 編輯/張泉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