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的南極能種出蔬菜嗎?答案是可以。
為讓中國南極長城站科考隊員實現“蔬菜自由”,連云港市企業依托-40℃空氣能超低溫實驗室等先進設施,為該站玻璃溫室量身打造了超低溫變頻機組,滿足了蔬菜生長需求,使玻璃溫室常態化保持在15℃—26℃溫度區間。
(資料圖)
據悉,超低溫變頻機組集快速除霜、精準除霜、高能效除霜于一身,可以抵御高濕度、高鹽度、高風速的侵襲。即使在-36℃的極寒天氣下,依舊穩定運行、溫暖如春,有效地保障了我國南極科考隊在長城站建立的玻璃溫室大棚中蔬菜生長所必需的室溫環境。
除此之外,在連云港還有很多裝備制造為我國科技水平與制造業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與幫助。
8月8日,寬幅6.8米的BOPET雙拉生產線在江蘇慧智新材料連云港基地正式投用,這意味著MLCC離型膜/光學級BOPET/光伏基膜在連云港開發區順利實現量產。
據悉,該生產線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陶瓷電容、偏光片、太陽能背板等產業領域,達產后將打破我國在該材料領域一直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BOPET是一種具有優異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因用途廣泛被喻為“工業大米”,可以終端應用為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汽車電子等。
近日,由連云港企業生產制造的全球最長葉片,也是我國投入安裝階段最長的風電葉片,在海上進行安裝,被用于全球首臺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上。
該葉片適配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建成并網發電后,將成為我國已投運的最大海上風電機組,其并網發電將再次提升我國海上風電裝備的最新技術水準。
由中復連眾生產的123米風電葉片,三支葉片組裝到一起,旋轉起來以后它的掃風面積相當于7個足球場那么大。在滿發風速下,每轉動一圈可發電34.2千瓦時,相當于一個三口之家一周的平均用電量。
今年年初,總投資近60億元,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建設項目落戶連云港市,該項目將建設多套聚合裝置原絲生產線、碳化生產線以及配套工程。
項目將以企業系統掌握的T700、T800級以上高性能碳纖維全套生產技術及其在干噴濕紡領域具備的顯著技術優勢,制造高性能碳纖維產品,更好地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目前,中復神鷹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干噴濕紡的關鍵技術突破和核心裝備自主化,建成了國內首條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線。其碳纖維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壓力容器、碳碳復材、風電葉片、交通建設、體育休閑等領域。
這些高性能產品都是“連云港制造”的典型代表。根據連云港市印發的《關于推進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全市裝備制造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明顯上升總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30年,將裝備制造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期待更多“連云港制造”為“中國制造”注入澎湃動力,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連云港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