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為加快推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日前,泰州市出臺《泰州市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爭取到2025年,鄉村人才初步滿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需要。
方案明確了鄉村人才振興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快培育鄉村產業人才、培育造就特色鄉土人才、選優培強鄉村治理人才、穩定提升鄉村公共服務人才、培養壯大農業農村科技人才、健全完善鄉村人才振興體制機制等6個方面24條工作措施。
在培育鄉村產業人才方面,泰州市將面對不同人群采取針對性措施。高素質農民隊伍培育工程以普通農戶為基礎對象,重點面向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民、返鄉農民工等,分層分類開展全產業鏈培訓,支持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育則通過完善項目支持、生產指導、質量管理、對接市場等服務,每年培訓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理事長1萬人次。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的計劃包括:開展“集成式”創業政策扶持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舉辦創業創新大賽,落實創業富民擔保貸款、稅收優惠、創業補貼、培訓補貼、農業補貼等政策,建立有利于農民靈活就業和適應新就業形態特點的用工和社會保障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退役軍人和返鄉農民工首次創業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按照規定給予一次性5000元初始創業補貼。農村電商人才培育以返鄉高校畢業生、農村青年、巾幗致富帶頭人等為重點,分層次組織開展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培養一批農村電子商務帶頭人和實用型人才,挖掘和培育本土涉農電商銷售青年主播。
在培育造就特色鄉土人才方面,泰州市將深入實施鄉土人才“三帶”行動計劃,加強對“土專家”“田秀才”培養使用,培育一批能夠充分發揮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作用的優秀鄉土人才,到2025年,全市新增“三帶”名人20名左右、能手40名左右、新秀100名左右、取得鄉土人才職稱2000人左右;遴選建設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和傳承樣板基地,支持鄉土人才成立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創辦特色企業等,帶動群眾創業增收。鼓勵能工巧匠等通過“名師帶徒”模式延續技藝傳承。到2025年,建設市級鄉土人才傳承展示基地20家左右、“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100家左右。
治理人才是目前鄉村振興最緊缺的人才,《方案》根據不同培養對象明確行動計劃。建強鄉鎮黨政人才隊伍,健全從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村任職過的選調生、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中選拔培養鄉鎮領導干部的常態化機制。優化提升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實施村干部“雁陣培育計劃”,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推動專業化管理向村干部覆蓋延伸。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育計劃,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到2025年,招募100名高校畢業生到鄉鎮(街道)支醫、支教、支農,以及從事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拓寬基層留人、用人渠道,引導高校畢業生向農村流動。壯大農村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發揮全市鄉鎮(街道)慈善社工載體平臺作用,加大政府購買力度,鼓勵社會組織入駐,引導人才向農村集聚,聘請專兼職社工開展優質專業服務。配強農村經營管理人才隊伍,采取招錄、調劑、聘用等方式,通過安排專兼職人員等途徑,充實農村經營管理隊伍。加快培養農村法律人才隊伍,到2025年,力爭實現全市村(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每個村(社區)調解委員會至少聘任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農村基層治理網格培育2至3名“法律明白人”。
公共服務人才流失是目前鄉村振興面臨的一大難題。《方案》對穩定提升鄉村公共服務人才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和目標。加大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到2025年,全市新增鄉村定向師范生500人左右。加強鄉村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到2025年,全市新增農村定向醫學生200名左右,每萬服務人口配備35名基層衛生人員。加快鄉村文化旅游體育人才隊伍培育,推動文化旅游體育人才下鄉服務,培養一批鄉村文藝社團、創作團隊、文化志愿者、非遺傳承人和鄉村旅游示范者。培優鄉村規劃建設人才隊伍,加強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和管理,健全鄉村建設工匠管理制度,著力培育一批技術過硬、行為規范的優秀鄉村建設工匠隊伍,提升農村環境治理、基礎設施以及農村住房建設管護水平。
此外,《方案》還提出要通過引進和培養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人才,培強農業農村科技推廣人才,發展科技特派員隊伍等措施,培養壯大農業農村科技人才。通過健全鄉村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人才服務鄉村制度,加強人才分類評價評定,落實鄉村人才福利待遇,強化人才激勵措施等辦法,進一步健全完善鄉村人才振興體制機制,讓更多的人才愿意去農村、安心留農村。
(來源:泰州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