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一改農村自建房整排式傳統布局,走進惠山區洛社鎮萬馬村周巷“美麗農居”,錯落式、園林式的建筑圍合成的“小園林”令人眼前一亮。農房有了嶄新模樣,依托鄉村自然風光精心打造的“農家院子”小橋流水環繞,幾戶農房間預留休憩經營空間,既提升現代宜居水平,更留住鄉里鄉親之間的“鄰里情”和“煙火氣”。
記者近日從市城建發展集團獲悉,作為全市“美麗農居”示范點的洛社鎮萬馬村周巷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從空中俯瞰,一幢幢江南水鄉民居錯落有致,周邊景觀環境配套設施正在緊鑼密鼓施工,項目預計年內建成交付。屆時,城市“園林式”建筑理念“復制”到田野鄉村,新江南人家“錫式生活”將展露新顏。
今年是現代“美麗農居”建設深入推進的第二年,全市10個具有引領意義的農房示范點將作為“樣板間”,為我市“美麗農居”建設打樣。市住建局村鎮處負責人介紹,示范點建設模式包括原地修建、翻建、新建相結合,以及整村翻建和易地新建等。不同于以往農房建設,各示范點位均聘請了鄉村振興“規劃師”和“設計師”,為“美麗農居”量身定制“施工圖”。
記者在萬馬村看到,新建農房與村里保留的樹木、水塘、水渠等錯落分布,水塘邊景觀重新規劃,增設了休息平臺、步行長廊、童玩區、健身活動區等,木結構綠色建筑——鄉村振興館初步建成。征集村民需求后,社區中心、露天劇場、閱覽室等復合功能區域也將逐步呈現。“老村莊經過整體規劃設計后,新建、翻新植入宜居宜養宜游宜學元素,為村民打造了心曠神怡的生活空間。”萬馬村村民老胡在無錫城里也有房,但看到自家村莊煥然一新,打算退休后“回家”養老。
目前,10個“美麗農居”示范點已全部啟動建設,其中,宜興市張渚鎮祝陵村國山、惠山區洛社鎮萬馬村周巷(周巷、龍池頭)、新吳區鴻山街道東塘街村談更上3個示范點進入施工建設中后期,力爭盡快將新居交付村民。市住建局村鎮處負責人說,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是第一步,全域鄉村振興還將依托產業帶動,在城鄉資源整合上摸索經驗,實現農村生活富裕、產業興旺。
“作為試點,萬馬村的全域改造計劃將持續至2027年,屆時,除了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的提升,全域全產業運營場景也將全面實現。”市城建發展集團鄉村投資振興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國企“操刀”鄉村振興,將鏈接和導入優質資源,實現“一二三產”聯動,構建“精而強”的特色產業體系,實現“農、康、旅、居、娛、購”組合升級。目前,推動鄉村振興的各項目正穩步實施,以項目落地打通鄉村“振興鏈”,為全市城鄉融合發展打開新局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