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26日,首屆“2023·無錫·濱湖”社會組織公益創新項目大賽暨第十屆濱湖區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項目成果發布會成功舉行。大賽以“多元·互助·共建”為主題,遴選賦能新時代最具發展潛力民生公益創新項目,激發和釋放社會組織新活力。大賽中評選出首批區級民生公益創新項目,分別獲得項目資助金及實施全程賦能支持。
濱湖區民政局立足“以賽促建、以賽促育”創新視角,激活公益融合發展生態,首次通過“競賽”的形式,發現社會最真實、群眾最需要的公益項目,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和積極發揮作用,并對公益新生力量給予陪伴成長,營造“最美湖灣區,社聚公益行”的濃厚氛圍。同時,大賽全新開啟了濱湖探索以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五社聯動”機制新步伐。
“與同類項目相比,您項目的創新點在哪里?” “您項目的需求調研是怎樣展開的?”“您項目的服務對象選擇因素有哪些?”……在大賽現場,各參賽社會組織項目團隊面對與專家評委的互動問答都各盡其能,將自身在民生公益領域的創新與探索進行闡釋,生動展現了項目的“含金量”,現場競爭激烈、火花四射、高潮迭起。由高校專家與社會大眾聯合組成的評審團依據路演風采、答辯表現、活動設計等要素對各參賽項目進行現場打分和點評。
未來的基層社會治理怎么解碼?濱湖區益家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展示的《“融”“心”創“益”社區基金培育項目》來支招,項目以建立“社區基金”為目標,深化“益家家委會”推動社區居民“融合共治”,通過豐富多元的項目活動,宣傳普及“社區基金”理念,挖掘社區能人達人,支持社企商圈共融,眾籌社區公益資金,打造社區公益慈善文化。隨著“社區基金”在本次大賽上正式官宣,既標志著社區慈善和社會工作融合式發展將唱響基層社會治理主旋律,更續寫了濱湖在統籌社會慈善力量參與基層治理上的新篇章。
如何幫助精神障礙人士回歸和融入社會?無錫市德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展示的《“心靈家園”精康融合行動項目》點亮了精神障礙者生活的希望之光。項目通過個人、家庭和社會三個維度對服務對象系統營造,實現“醫康”循環。并運用藝術療法開展康復活動,為精神障礙人員創造溝通交流的港灣,搭建融入社會的橋梁,這些做法得到了現場評委們的點贊?!艾F代民生公益需突破簡單的活動,要做的有趣才能產生社會價值”,現場一位專家表示。更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還被同步列入2023年省政府民生實事創建“清單”。
從為社區高齡、獨居、空巢老人服務的《“微愛記義”惠河社區助老公益服務項目》、以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的《“協”手桑榆“民”星薈萃 — 協民社區低齡老年領袖培育項目》、《大眾護“苑”人— 樂山社區老小區共治服務項目》等,到契合《未保法》立法精神,面向未成年人幫扶的《“流動花開 家在水秀”新市民子女社區融入計劃項目》、《小小導賞員 童聲述文化—青少年社區參與項目》等,大賽的創新領域和服務人群,實現了社會需求與社會組織服務能力相對應、社會組織服務類型與社會治理熱點相對應的“雙對應”,項目實施將更加符合當前濱湖基層社會治理實際。
本屆公益創投覆蓋廣、形式新、質量高,不僅有濱湖本土社會組織參與,還吸引了市級和梁溪、新吳、惠山、錫山等區以及來自上海、蘇州、安徽等地的87家社會組織踴躍參與,共征集到“為老為小”、社區治理、特殊人群幫扶、社區社會組織提質增能、應急知識技能培訓及能力提升等類別的公益項目126個,既有成熟可推廣的項目,也有許多小而美的項目,預計全年服務人群將達超1.1萬余人次,各項目實施未來可期。
截止目前,濱湖區已聯合舉辦不同形式的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資源推介會共8場次,濱湖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濱湖區社會組織參與公益創投項目資源庫》,引入慈善力量繼續支持公益項目運行,并為社會組織提供定制項目成長方案和加大項目賦能推廣等服務,形成可復制經驗成果和實踐案例,促進公益慈善理念春風化雨,潤澤更多社會力量,鼓勵和支持具有潛力的社會組織落地、成長并服務于充滿活力的太湖之濱。
會上為獲評2022年度4A社會組織授牌及為2022年濱湖區公益創投十佳優秀項目頒獎,濱湖區社會組織形象標識公開發布。(來源:江蘇廣電無錫中心站/路明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