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周茜 圖文報道
“一鎮多點”推進文明積分制,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鄉風文明指數,本月起,武進區洛陽鎮啟動“文明積分賦能鄉村治理”項目,9個試點村全面開啟第一輪賦分推廣,激勵群眾自覺規范行為,參與文明創建。
早在2020年,洛陽鎮馬鞍村就先行先試文明積分存折做法,對村民在環境衛生評比、遵紀守法、志愿服務等方面的文明舉止進行積分評定。以戶為單位,村內3大網格、21個村民小組、826戶村民全部納入積分管理,所獲積分可兌換實物。“以往,除日常環境整治外,村里每年要拿出約20萬元開展多次集中治理行動。如今,這筆錢中的一部分用來發動村民自覺行動,有效提高了大家的參與熱情和文明意識。”村黨總支書記郁軍說,“文明分”引領“文明風”的相關經驗,在全市首屆鄉風文明講壇暨移風易俗行動推進會上展示。
此次推行文明實踐積分制度,洛陽鎮吸收馬鞍村實踐經驗,全面整合文明城市建設、城鎮長效綜合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內容,專門制定實施方案。5月底前,天井、管城、圻莊、友誼、談家頭、洛陽、馬鞍、湯墅、岑村9個村率先試點,因地制宜組織實施。如天井村以活動發起為主,采用加分制規則;岑村村把環保福利金作為基礎分,實施扣分制與加分制并行。6月起,文明積分工作在全鎮推廣。積分運用方面,各村(社區)將按照1積分=0.1元的規則,定期定點組織群眾進行兌換。
洛陽鎮黨委書記朱慧峰介紹,目前文明積分以戶籍在本村或長期居住在本村的村(居)民為主,后續將動員村委、企業,所有常住人口一并納入管理,力爭實現積分管理全覆蓋。對高積分個人,洛陽鎮計劃進一步豐富交通出行、停車、辦事、觀演、閱讀、旅游等方面的禮遇。探索期間,鎮文明積分推廣工作小組將定期組織研判,總結經驗做法,力爭建立起動態管理、可操作性強的本地積分操作體系,當好武進區乃至全市的探路先鋒。
今年,武進區17個省級以上文明村將全部試點推進文明積分制。目前,文明積分App已完成架構搭建,正打磨和完善功能模塊,計劃5月下旬上線。武進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周小宇表示,將通過逐步豐富應用場景、擴大應用人群,讓文明積分真正成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