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京海關統計,2022年江蘇對拉美進出口3706.9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出口2376.8億元,增長14.9%;進口1330.1億元,增長20.4%。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要出口產品。進口方面,主要以大豆等農產品,鐵礦石、銅等礦產品為主。
(相關資料圖)
圖為:常州海關關員在制造企業了解出口情況。陸士強/攝
1月28日,在常州海關監管下,裝載60只集裝箱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駁船陸續從金壇港發出,運至上海洋山港準備出口巴西。貨物在家門口就“登輪出海”——這一物流模式讓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嘗了個新鮮。
2022年,億晶光電訂單量增長迅速,為幫扶企業提高運輸效率,海關提前擬定監管方案,加強與口岸海關溝通協作,指導企業以金壇港作為起運港平臺,經水路中轉發運至上海洋山港,為億晶光電另辟一條更高效的出海大通道。
“這種物流模式用箱也比較靈活,企業可以使用金壇港自備集裝箱,不必從洋山港拉來集裝箱裝載貨物。”億晶光電物流總監高秋蘭算了筆賬,“一個柜子可以節約近800元”。借助更加有優勢的物流模式,億晶光電進一步拓展拉美新興市場。2022年,億晶光電對拉丁美洲國家出口5.96億元。
圖為:太倉海關關員前往企業了解企業進出口業務需求。楊澤浩/攝
在江蘇太倉,蘇州天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選擇了更為快捷的通關模式。1月29日,在南京海關所屬太倉海關的監管下,該公司一批重達2000余噸的風塔及其配件通過“抵港直裝”方式順利出口智利。
該公司是一家生產風力發電成套設備及其零部件的民營企業。“近年來,巴西、智利等拉丁美洲國家大力開發綠色新能源,2022年我們出口拉丁美洲國家產品貨值約1.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5.8%。”蘇州天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丁維強介紹,這些出口的大型風電設備從工廠拉到碼頭后直接上船,車、船無縫對接,大幅縮短貨物通關時間。
“‘直裝直提’政策實施后,我們通過數據分析合理協調港區調運、海關監管、疏港集運的人力和設施調撥,密切各環節通關銜接,方便滿足企業對通關、物流時效和特殊商品運輸安全的迫切需求,現在已經與碼頭等相關單位形成順暢、成熟的操作模式。”太倉海關物流管理科科長魏蔚介紹。
圖為:太倉海關關員前往企業了解企業進出口業務需求。楊澤浩/攝
企業“成績單”是江蘇與拉美深入合作的縮影。為全力保障江蘇與拉美國家合作量質齊升,下一步南京海關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企政策指導,充分釋放改革紅利,以系列舉措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整體通關效能,助力江蘇外貿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2022年江蘇對拉美進出口超3700億
來源:南京海關發布
標簽: 拉丁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