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間走街串巷,拍下武漢街頭巷尾100多個窨井蓋圖案,最終匯集成冊。近日,網友馬先生將一款自制的“武漢井蓋畫冊”發布在社交媒體上,吸引了一批“粉絲”關注。
馬先生制作的武漢井蓋畫冊。記者鄧小龍 攝
1月28日,長江日報記者聯系上馬先生,看到了這本畫冊。畫冊整體呈圓形,封面是一款以黃鶴樓為圖案的井蓋,周邊畫上了兩只飛翔的鶴。畫冊內頁是“手風琴式”的折頁,收錄了80多款不同圖案的井蓋,有黃鶴樓、長江大橋、電視臺等城市地標,也有東湖、漢陽樹、西北湖等人文景觀。整個畫冊完全展開后,大約有5米長。
(資料圖)
馬先生制作的武漢井蓋畫冊。記者鄧小龍 攝
馬先生在武漢工作生活已有10多年,業余時間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告訴記者,10多年前上網時,經常看到有人分享國外一些城市的井蓋圖案,凸顯城市底蘊和人文氣息。“我們也有很多好看的井蓋,為什么不能拍下來展示?”2012年左右,他開始在工作之余走街串巷,尋找武漢各處比較有特色的井蓋。據他回憶,拍下的第一個井蓋是在江漢路,上面的圖案是黃鶴樓,由武漢市政布設于2000年。
馬先生拍到的部分特色井蓋。本人供圖
“其他不少城市的井蓋我也都關注過,武漢在這方面做得比較超前,很有特色。”馬先生說,他此前曾在武漢拍到過專門為1997年香港回歸設計的井蓋,是他在漢口民權路附近拍到的。照片顯示,該井蓋屬于武漢自來水公司,總體圖案是三角形圍起來的五個圈層,正中間核心處是一朵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花紫荊花。
馬先生拍到的部分特色井蓋。本人供圖
10多年來,馬先生在武漢一共拍攝了100多款不同圖案的窨井蓋。“包括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江漢關大樓等,很能彰顯城市文化底蘊。”他說,這些井蓋中,雨水、污水、給排水等不同類型的都有。其中,有的屬于武漢市政,有的屬于自來水公司,還有的井蓋上刻著“寶華公司”等字樣。據他觀察,近年來,武漢的特色井蓋越來越多,呈現方向相對集中于城市或地方特色展示,尤其是地標性建筑、知名景點等。“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有些比較老的圖案已經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適應當下城市氣質的新圖案。換個角度想,井蓋的變化就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
馬先生拍到的部分特色井蓋。本人供圖
通過近一年來的整理,馬先生發現,武漢街頭巷尾的井蓋他已經基本“收集齊全”。目前,他正在給這些井蓋按照飛禽走獸、特色建筑等特點分類,并對拍攝的照片進行藝術加工。除了“武漢井蓋畫冊”外,馬先生還以井蓋圖案為元素,設計制作了一批裝飾畫、冰箱貼、手提袋等文創產品。他還計劃在時機成熟時,辦一場“武漢井蓋展覽”。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