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和各地陸續公布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內需加快恢復、出口超預期回升、投資顯著向好……多項指標躍動著經濟發展向好的信號,極大地提振了發展信心、提升了市場預期。《奮進江蘇起春潮:一季度經濟觀察》將從客觀的數據里、火熱的生活里以及基層一線的調研里,感受江蘇以及中國經濟的活力。
宏觀數據彰顯率先整體好轉邁出堅實步伐
“抓住風口,譜寫世界電力‘變奏曲’”是常州博瑞電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的奮斗寫照。企業積極搶抓新能源風口,憑借強大的科研和產業化能力,訂單實現爆發式增長。去年,儲能裝備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今年有望翻一番。公司工藝研究部經理陸凱雷說:“我們積極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公司綜合產能和生產效率不斷提升,實現了畝均稅收的穩定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一點,在高速飛轉的電表里得到了印證。一季度江蘇全社會用電量中得到了同比增長1.7%,其中,3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為6.9%。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規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珍建介紹:“工業電力數據是‘敏感指標’,最能反映工業生產經營景氣水平。一季度,省內新能源產業鏈規模持續擴大,行業產能持續擴張,整體用電量保持快速增長勢頭。3月,江蘇工業用電量42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彰顯了全省經濟活力加速釋放的強勁勢頭。”
此前,江蘇發布的多項前兩月宏觀經濟指標同樣都出現了企穩回升的勢頭:1--2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稅收收入增長7.6%……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沈宏婷分析:“從經濟增長的動力來看,現在是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表現在產業結構上就是服務業增長比較快,馬上就到五一長假,這種復蘇的趨勢應該是可以持續的,旅游可以帶動一系列的服務行業,餐飲、住宿、交通,所有都聯通起來,最終可能對老百姓收入提高、促進就業都有很多幫助,大家這個信心就也隨之增強了。”
細分領域透露質效提升、信心回暖
與宏觀統計數據相呼應,多個細分領域的指數、指標,也反映出生產平穩、內需改善、質效提升、信心回暖的特征。
3月30日,江蘇發出第1000萬戶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成為全國首個在冊個體工商戶總量破千萬省份。同時,1月1日至3月28日,全省新登記個體工商戶27.5萬戶,同比增長5.5%,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46%。
民營企業向陽而行。1--2月,全省5.2萬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增速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快6.2個百分點。在提升創新能力上,盛虹集團和江蘇華進2家民營企業牽頭創建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引領作用明顯。無錫大洋高科熱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群表示,這種底氣來自“自己人”的論斷、來自發展機遇的不斷涌現:“政府包括商會給我們推薦了很多政策并實施落地,同時給予企業很多優惠政策,扶持企業上市、激勵企業研發新技術。”
日常生活感受經濟活力、內需改善
街頭巷尾人潮涌動。“瘦西湖3月迎客110萬人次”“一季度南京接待游客同比增長68.5%”……文旅加快復蘇,各個城市御風而行,不少商戶體驗著“忙不過來”的快樂。揚州東關街商戶紛紛表示,“基本上就是不停,閑不下來。”“人山人海,忙不過來,連收桌子都忙不過來,生意好了各個都開心。”
各大產業展會、消費類展會、區域性展會等會展業態相繼恢復,在激活發展動能與市場活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僅南京國際博覽中心3月份就舉辦了10多場展會,涵蓋水產、電子商務、餐飲、家裝等行業,相關負責人孫楠介紹,“已經恢復到2019年3月的同期水平,并且很多是國際國內重大的品牌專業展覽項目,能夠促成更多地務實合作。”
總體看,率先整體好轉的基礎更加牢固、動能更加充足、態勢更加彰顯。不過,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如外需仍面臨較大沖擊、耐用消費品消費仍不振、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較大等,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穩定社會預期,提振企業信心。“要堅定信心,但是也不能盲目樂觀。從未來看的話,還是要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保持住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穩住外貿基本盤、進一步加大投資。”沈宏婷表示。
(江蘇新聞廣播/丁鳳云 劉雨薇 常州臺 編輯/趙夢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