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稻米、富硒茶葉,如今富硒食品深受追求健康的消費者的青睞,但或許很多人還不了解,無錫農用地土壤十分適合發展富硒特色農產品。昨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由省自然資源廳和市政府合作開展的無錫城市地質調查成果出爐,這是無錫市首次完成綜合性地質調查。依托調查,無錫市全面掌握了城市地質結構、資源稟賦和環境特征,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了翔實的地質資料和堅實的技術支撐。
【資料圖】
城市東北部地熱能資源開發潛力最大
節能減排,地熱能資源是一只“潛力股”。調查顯示,無錫淺層地熱能資源的開發利用潛力很大。無錫市區除去水域、丘陵面積,約有1100平方公里的區域較適宜開發淺層地熱能資源,每平方公里蘊藏的淺層地熱能可供制冷建筑面積為8.5萬—12.7萬平方米,可供暖建筑面積為10.6萬—14.7萬平方米。其中,開發利用潛力最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無錫東北部的堰橋—錫北—厚橋—羊尖—東港一帶,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熱能可供制冷建筑面積達12.7萬平方米。如果無錫市區地下100米以內的地熱能資源全部得到開發利用,資源量每年可折合標準煤215萬噸,可減排二氧化碳513.5萬噸,生態效益明顯。
“目前,無錫市已有部分建筑通過地源熱泵技術,解決供暖、制冷問題。地熱能是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如果地熱能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必將有力促進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笔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地質礦產資源管理處負責人建議,可加強規劃引領,在錫東新城、東港—錫北、惠山新城、太湖新城等地率先開展地熱能利用項目試點,讓這一節能環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加快走進千家萬戶。
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已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的新趨勢。數據顯示,無錫市區地下50米范圍內,發育有優良的工程地質層。淺層(0至-15米)、次淺層(-15至-30米)、次深層(-30至-50米)地下空間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分別為144.4億、233億、310.6億立方米,開發適宜性較好,能滿足各類大型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建設需求。為此,專家建議無錫市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建設、城市更新、新城開發等契機,積極聯通地上地下,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
洛社、馬山、南泉等地適宜發展富硒農業
農用地關系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調查表明,無錫農用地土壤質量總體較好,特色土地資源較豐富。無錫市區農用地面積為49392.98公頃,在錫山區分布最廣,其次為惠山區和濱湖區。土壤綜合質量達到優良級別的面積占75.3%,土壤養分以較豐富和中等為主,錫山區的查橋、惠山區的洛社和長安等地的土壤養分達豐富級。此外,無錫市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標準的農用地面積為23084公頃,在錫山區分布最廣,其次為惠山區;其中又符合綠色食品種植要求的農用地面積為13482公頃。
調查還發現,無錫市區農用地土壤硒含量總體表現為適量偏豐富,在洛社、馬山、南泉等地分布有1524.57公頃的富硒土地,適宜開發富硒稻米、蔬菜、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專家建議充分用好這類特色農用地資源,積極開發富硒特色農產品,提高土地綜合利用價值,促進地方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無錫依水而生、因水而興??上驳氖?,經過多年努力,無錫地下水資源涵養效果明顯,深層地下水位實現全面回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人士介紹,上世紀因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導致無錫市區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自2000年禁止開采地下水以來,無錫市深層地下水位以每年兩到三米的速度逐漸回升,至2020年,無錫市區深層地下水位均高于-40米。同時,評價表明,無錫市區第Ⅱ承壓水可采資源量為205.3萬立方米/年,主要分布在新吳區新安—碩放—鴻山一帶,適宜規劃建設城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地,以進一步完善城市應急供水保障體系。
綜合地質監測預警網絡有力護航城市安全
地質安全情況也是此次調查的重點內容。專家介紹,無錫曾是蘇錫常平原區域地面沉降最為嚴重的地區。2000年后,隨著對地下水實施全面禁采,制約無錫城市發展的地面沉降問題得到根本遏制。近年來,無錫市區地面沉降區塊呈點狀分散格局,年沉降量一般不到5毫米,地面沉降已趨于穩定。無錫市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為崩塌、滑坡,較集中分布在廢棄礦山、宕口、陡坡位置,以小規模剝落、掉塊為主,隨著地質災害防治水平的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平穩。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還對已有的地質環境監測網絡進行了完善,打造了涵蓋土地、地下水、淺層地熱、地質災害等多種資源環境要素的綜合監測預警網絡,全面提升了地質資源環境信息化監控能力?!庇浾咴诒O測預警系統上看到,43個地下水監測井、119個耕地質量監測點、8處淺層地熱能監測井、2個地面沉降自動化監測站和2個地裂縫自動化監測站等信息,全部納入“一張網”,將通過常態化數據收集和預警分析,護航城市安全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地質調查數據已全部納入無錫城市地質大數據平臺統一管理,通過信息開放共享,為城市規劃建設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
“做好城市地質工作,也要普及地質科學知識、弘揚地質科學精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人士告訴記者,無錫市區具有代表性的地質遺跡點有20處,以黿頭渚、天下第二泉、陽山最為著名,既有地質構造、火山、水體等地貌特色,又積淀了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建議促進傳統的觀光旅游向科教文化游延伸,加快建設一批地質研學旅游示范基地,讓更多人感受地質文化的魅力。
(來源:無錫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