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喜歡喝甜飲料、吃甜食的人來說,可能最擔心的是因攝入過量糖分而變胖。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愛喝含糖飲料的男性更易脫發。
【資料圖】
《生命時報》結合研究及專家觀點,解讀糖分是如何影響健康的,并教你科學吃甜。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副主任馮翔
攝入糖太多易脫發
近日,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營養學期刊《Nutrients》上發表論文,該研究顯示:攝入更多的含糖飲料,與中國年輕人的男性型脫發(雄激素性脫發)風險上升有關,與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相比,每周飲用超過7次(大于3500毫升),男性型脫發風險增加3.36倍。
研究人員在中國31個省招募了1028名男性參與者,平均年齡27.8歲,包括436名正常參與者和592名男性型脫發參與者,分析年輕男性飲用含糖飲料與脫發之間的關聯。
根據參與者的含糖飲料消費頻率,將參與者分為4組,從不喝、每周1~4次(1~1500毫升/周)、每周4~7次(1500~3500毫升/周)、每周7次以上(超過3500毫升/周)。
研究發現,與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相比,每周飲用超過3500毫升,脫發風險增加3.36倍。調整其他風險因素后,每周飲用超過3500毫升,仍與男性型脫發顯著相關,風險增加1.78倍。
重要的是,對不同類型的飲料分析發現,不管飲用哪一種含糖飲料,都與男性型脫發顯著相關,尤其是果汁飲料、軟飲料、運動飲料以及加糖茶飲料。
糖給身體帶來一系列負擔
人體所需能量的50%~70%來自糖的氧化過程。當血糖濃度降低時,會對人的大腦產生影響,并間接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
人類為什么對“甜”欲罷不能?飲料、甜食中的糖分進入人體后,會讓身體產生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通過血管流至全身,最后刺激神經致使人體產生亢奮狀態。
人體血糖水平相對較高的時候,情緒更加穩定和愉悅;血糖水平低的時候,更容易出現煩躁、易怒、情緒低落。
經不住甜食的誘惑,不僅會讓人長胖、脫發,衰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多種健康問題都與它有關。
血糖升高:糖吃太多會導致患者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這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傷害血管:長期高糖攝入可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升高,誘發胰島素抵抗,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吃太多糖,易導致血脂代謝異常,過多的糖還會直接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導致高脂血癥。
容易痛風:很多甜飲料里加了果糖、果葡糖漿等配料,這類糖會增加體內尿酸生成,顯著提升患痛風的風險。
肝臟變胖:果糖會加快肝臟細胞儲存脂肪的速度,長期高糖飲食,會導致脂肪像一個個小球一樣,聚集在肝臟周圍。
皮膚問題:吃得太甜會促進皮脂的產生,皮脂腺中的厭氧痤瘡桿菌過度繁殖,并排泄出過多的脂肪酸,造成痤瘡。糖會破壞膠原蛋白、彈力蛋白等蛋白纖維,導致皮膚出現皺紋或松弛下垂。
無精打采:甜食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發揮鎮靜情緒的作用,但因為含糖食物會快速被腸胃吸收,造成血糖急劇上升又下降,反而會讓精神更加不濟,影響情緒的平穩。
實在想吃甜食怎么辦
當然,并不是一點甜食也不吃,健康吃甜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最好餐前吃。和西方人相比,國人糖代謝能力較差,吃太多甜食會加重代謝負擔,誘發肥胖。吃飽后,胃里充滿食物,再加一份甜點,容易飲食過量。因此建議餐前吃甜點,能避免熱量超標。
控制總攝入量。根據世衛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應該降到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最好能降到5%。就成年人來說,相當于每天吃糖(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6塊左右方糖)以內,兒童更要少吃。
少吃甜味食物。實在喜歡喝甜飲料,可以選擇無糖或低糖(≤5克/100毫升)的種類。如果喜好甜味,可把有甜味和沒甜味的食物一起吃,例如,無糖酸奶和香蕉一起攪拌了吃。做菜時盡量少用蜜汁、糖醋等,可多用醋、大蒜來提味,還可以用有甜味的食物,如菠蘿、紅棗來代替白糖等添加糖。
學會看食物標簽。需要重點關注其營養宣稱中每份或每百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這個含量是食物本身和添加糖的總和。一般說來,每百克含有添加糖10克以上就屬于高糖食物,5克以下才屬于低糖食物。
下一餐多吃果蔬。如果一餐中吃得過甜,建議在接下來的一餐中,補充大量的膳食纖維、低脂食物。為了將大量的糖和脂肪代謝掉,還要補充B族維生素,多吃綠葉蔬菜、粗糧粥或豆粥、甜味較輕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