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呂女士在麗郡康顏健康管理中心的消費記錄(來源:受訪者)
信網5月29日訊(見習記者 耿潤)家住市場一路的呂女士為圖方便,在離家不遠的市北區麗郡康顏健康管理中心(以下簡稱“麗郡康顏”)辦了卡,充值成為了會員,但距離她辦卡僅過了七個月,麗郡康顏就關了門,還把會員轉去了另一家名為青島祺御康健康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祺御康”)的新店,呂女士希望退還卡內3345元余額的要求自然沒有得到新店的同意。信網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樣的會員轉讓在按摩足療行業并不罕見,特別是在一些小型機構中,如果一家店干不下去,就會將會員打包“賣”給其他店,而此前會員充值的金額就變成了“石沉大海”。
2022年9月,呂女士在市場一路的麗郡康顏辦了會員卡,先后兩次買了2400元50次的足部護理以及1900元20次的肩頸按摩項目,充值后一直陸陸續續的消費,一直很順利。到了2023年4月,呂女士想再次去做按摩的時候,卻發現門店已經關門,只留下貼在門上的通知。“說是讓會員到遼寧路的祺御康繼續消費,但那家店離得遠,過去不方便,所以我就想退卡了。”呂女士算了一下,自己的卡里應該還有3345元的余額。
可是,自從麗郡康顏關門后,呂女士就再也聯系不到商家,打電話沒人接,微信也已經由祺御康接手,“我也問過祺御康能不能退錢,可人家說就從來沒收過我的錢,不能退。”
“我們接收會員是想要增加客源,通過店鋪的服務留住用戶,進而獲得后續收益。”祺御康的工作人員回應稱,消費者的退費要求他們著實無法答應,因為這些會員是他們為了拓展客源花錢購買的,上一家店并沒有移交之前會員辦卡所繳納的費用,實際上他們是免費在為新轉入會員提供服務。
按照祺御康的說法,類似他們這種的小型按摩足療店之間都會有不成文的約定,相互之間可以幫忙介紹客戶,如果哪一家實在經營不下去了,就會把客戶轉給附近的其他商戶,至于客戶能不能被新店留住,就看經營者自己的本事了。
隨后信網也通過企查查查詢,麗郡康顏與祺御康這兩家店之間確實沒有什么聯系,是兩個單獨的個體工商戶。針對呂女士所遇到的情況,青島市市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查詢后表示,麗郡康顏的店鋪已經關閉,營業執照也已經注銷,市場監管部門也聯系不到其負責人。“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消費者不想去新的門店接受服務的話,只能走法律程序提起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面對這種預付費消費時,一定要持謹慎的態度,盡可能避免大額充值,而且在消費前也要與商家約定好可能出現的退費、轉讓等問題,避免日后出現人去樓空,錢也打水漂的局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