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直播對于我們農村村干部來說也是個新鮮事物”,回憶起去年底的首場直播,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四港村黨支部書記郭建東說,之所以嘗試這種方式,主要就是想解決包括老百姓農副產品在內的銷售問題。
據了解,四港村全村現有水稻和小麥種植面積1萬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面對如何進一步拓寬農民和村集體的收入的課題,四港村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方法,通過招商引資,近期與中公教育成立合資公司,將在直播電商、職業培訓等領域不斷發力。
電商直播拓銷路
(資料圖片)
四港村地處長江中下游,是通州區糧食主產區。“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來自農村的產品賣出更優質的價格,是以四港村為代表的一些鄉村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我們南通市是一個魚米之鄉,石港鎮是遠近聞名的‘味稻小鎮’,四港村更是水網密布,生態環境優良,年產優質大米1000萬余斤”,郭建東說,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識、創新意識,優質的大米卻賣不出優質的價格,這樣的市場狀態造成谷賤傷農,嚴重挫傷種糧戶的積極性,本地特色的非遺石港窨糕等農副產品也“養在深閨人不識”。
2022年12月7日,通過招商引資,四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中公教育在村里共同發起成立了“南通市四港匯智科技有限公司”。為了把本地產品更好地賣出去,郭建東表示,村兩委和四港匯智公司開會研究,新注冊了“五窯”牌商標,今年將在全村推廣試點“稻蝦共作”等生態水稻種植模式,計劃推出“五窯”牌大米,同時打造電商直播賬號和供應鏈平臺。
郭建東說,雖然還處在摸索和初創階段,但去年首場直播帶貨本地“金南風”品牌大米還是取得了2萬多元的銷售成績,現在正著力培養更多本村的年輕主播,爭取將“五窯”牌優質大米、石港窨糕等本地特色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和禮包集采業務推向全國,助力農民增收的同時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
郭建東還介紹,接下來在五月份還有豐收節,計劃再舉辦兩次大型的電商直播,把當地的農副產品,通過直播的方式進一步銷向全國。
職業培訓添技能
在郭建東眼中,直播帶貨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主播的業務水平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我們接下來就是要專業部門搞培訓,帶動我們年輕人走直播帶貨的道路” 。而除了直播方面的人才以外,提升農民工的專業技術,也是目前村里最需要技能支持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四港村引進的社會力量,近日,中公教育聯合國內部分標桿企業正式啟動了“未來鄉村計劃”。計劃將以聯建共建新時代示范村為抓手,以貫穿全國各地的線下網點和線上平臺為學習載體,深度服務國家鄉村振興重大戰略為己任,力爭3年內培訓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500萬人。
“今年開始,中公教育著重圍繞國家戰略開拓新的業務線,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培訓。” 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說。
而郭建東表示,將以中公教育集團鄉村振興研究院的優勢教培資源為基礎,聯合相鄰的睹史院村,以打造“四港村高標準農田與睹史院村農旅融合項目”鄉村振興示范點、培訓點為載體,大力拓展四港匯智公司針對基層領導干部、村兩委干部、村集體經濟帶頭人、返鄉創業青年等群體的職業培訓業務,助力企事業單位和鄉村人才振興。
此外,將充分發揮中公教育集團在職業培訓、人力資源、資金資信等方面的優勢,結合四港村及周邊閑置勞動力與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整合職業培訓、職業中介和勞務派遣的全產業鏈,在幫助解決四港、石港鎮乃至南通市鄉村閑置勞動力就業的基礎上,幫助企事業單位破解招工難、用人難的問題,高標準打造四港匯智公司完整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夯實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基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