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洗車,一兩分鐘就能完成渣土車沖洗;塔吊噴淋,可以隨時保持地面濕潤,降低施工產生的揚塵……徐州市不斷推進建設工程揚塵治理智慧監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智慧監管水平、提升監管效能。今天,記者走訪若干工地,實地感受揚塵治理智慧監管的神奇之處。
走進徐州梨園小區東地塊A區住宅項目施工現場,既看不到飛揚的塵土,也聽不到刺耳的噪聲。施工作業區域內,建筑材料擺放得整整齊齊,一臺塔吊噴淋設施正在對作業面進行揚塵管控,各工種的建筑工人穿梭往來,整個施工現場忙而有序。
(資料圖片)
“我們在項目兩個大門口都安裝了車沖設施,工地現場圍擋全封閉,圍擋上安裝了噴淋設施,依據PM數值實時自動控制,嚴格控制超標。”海天建設集團項目現場負責人陳國慶介紹說,工地車輛沖洗抓拍和揚塵噪聲監測都接入了揚塵治理智慧監管平臺,監管部門可以隨時查看出入車輛沖洗情況及揚塵噪聲是否超標,并據此對項目做出指導。
徐州市構建的揚塵治理智慧監管平臺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對城市工程項目的現場環境進行科學、精準、高效的監管和治理,通過點、線、面的精準治理管控,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以揚塵PM10為例,平臺會將各工地現場每小時揚塵監測均值與全市國控點監測均值實時比對,當工地現場的PM10均值超過國控點80μg/m3時,平臺將進行預警,預警信息以短信形式發送現場負責人。若每天預警次數累計超過5次,平臺會產生告警信息并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各級監管部門。
“監管部門可以通過智慧監測平臺,實時追蹤揚塵超標情況,督促現場負責人進行整改,并將整改結果提交至平臺審核,審核通過后將全流程記錄,形成平臺揚塵管控的閉環管理流程?!毙熘菔凶〗ň仲|安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揚塵治理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無感監管、無處不在、無事不擾”,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舉措。自徐州市啟動該平臺建設以來,徐州市區635個在建工程項目,已接入459個項目的揚塵噪聲數據,403個項目的現場視頻監控數據,大大提升了揚塵污染治理、違規行為管理和遠程調度效率。
在徐州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7標段,工地裝上了智慧監管平臺,管理人員對揚塵監測數據可一覽無余,數據的集成、分析和展示,讓施工管理變得科學高效。
“接入揚塵治理智慧監管平臺,我們能夠在線‘捕捉’揚塵,看得到隱患、聽得到噪聲、聞得到粉塵,逐漸破除了推進綠色施工過程中的管理難題?!表椖靠偣ぶx瑋珺說。
“我們的目標是,車輪不沾泥,工地無揚塵。”徐州市住建局質安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揚塵治理智慧監管平臺采集揚塵、噪聲、車輛未沖洗等監測抓拍數據,配合渣土車行駛軌跡、轉運時間、轉運目的地等信息,生成告警處置等業務管理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數據支撐與指導。
以渣土車管理為例,當車輛駛離施工現場,車輛沖洗設備抓拍采集的車牌號,調取車輛基礎數據、證件辦理、運輸行為等信息,如果識別出車輛存在未經審核、路線不匹配、未按規定時間運輸、與拉運渣土不符等情況,則將違規車輛信息及時推送現場負責人和監管部門負責人,為執法部門執法提供助力。
污染防治,關鍵在于形成閉環管理。該平臺收集建設工程現場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的三方主體信息,通過行業監管和屬地監管手段,讓工地揚塵的監管下沉到網格化。同時,連接相關監督管理或執法部門,通過監測、告警等數據信息共享、協辦流程建立,推進環境治理、車輛運輸等管理工作的聯合執法,提升監督管理效能。
智慧監管,全面提升了徐州市施工工地揚塵治理管理水平。徐州市住建局質安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推動主城區在建項目全部接入平臺,實現智慧化工地揚塵治理全覆蓋,打造高效、綠色的新型工地。
(來源:江蘇城市頻道/胡艷 通訊員/徐環軒 編輯/吳瑩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