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宿州
【資料圖】
全市各級林長巡林2.3萬人次、總里程34.4萬公里,完成人工造林1.36萬畝,實施“百村萬樹”村莊綠化提升的103個行政村共栽植115萬株樹……今年以來,宿州市以持續深化林長制改革為抓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五大森林”行動,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高位推動 下好“先手棋”
今年初,宿州市印發2023年第1號總林長令,部署今年的植樹造林任務、各級林長責任及森林管護工作,把造林綠化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鄉村振興、銜接農業高產、實現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來抓。
同時,印發《宿州市2023年林長制改革工作要點》和《宿州市林業局2023年工作計劃》,確立2023年林長制工作重點。落實林長責任區和林長巡林制度,將14個自然保護地補充納入重點生態功能區域。會同淮北市建立宿州淮北跨界林區建立聯合林長制,對跨界永堌林場和夾溝林場等毗鄰區域設立兩市聯合林長,提升跨界區域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水平。
因地制宜 打好“組合拳”
今年,宿州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一碼通正式啟動,打通了全市義務植樹線上線下結合的“最后一公里”。該市組織開展以“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美麗中國”為主題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助力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營建“巾幗林”“雙擁林”“八一林”“親子林”等多種形式紀念林,在全市建立義務植樹基地約220余處。
以“擴綠、增量、提質、增效”為主線,宿州市出臺《關于2023年造林綠化工作的意見》,利用耕地以外“四旁四邊”的各種邊角空地,通過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企業原料林培育、農田林網示范、森林質量提升示范等六項工程,落實好年度造林綠化各項工作任務。開展林草種質資源調查,加強林木良種基地、保障性苗圃建設,聯合市場監督等部門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
嚴守底線 繪好“作戰圖”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常態化開展森林督查,該市完成2022年度森林督查二期2775個疑似圖斑和2023年一期567個圖斑核查,啟動2023年二期293個圖統籌推進林草生態綜合監測和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全市共45個森林樣地調查任務,已完成32個森林樣地調查,調查率71%。嚴格執行林木采伐限額,上半年全市共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441份,采伐林木蓄積6.44萬立方米。制定了林地審核工作規則,實行縣、區人民政府“林地占補平衡”承諾制度。加強自然保護地和濕地保護管理。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全市現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6類15處,總面積約3.5萬公頃。開展第27個“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加強濕地保護小區建設,共有29個濕地保護小區,總面積5504.1公頃。
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舉辦“愛鳥周”等宣傳活動,開展野生動物“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等多部門開展“聯合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清風行動”和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及收容救護問題全面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做好環保督察整改。完成宿州大方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風電問題整改,加大對全市72個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改力度,目前已整改完成53個。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建立全市古樹名木保護“兩長一員”管護制度。完善全市古樹名木基礎數據,推進古樹智慧監測系統建設。守住安全發展底線。逐級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抓好重點時段、重點林區森林火災源頭管控和各種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和森林防火實戰演練和技能競賽活動。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36.37萬畝,防治各類病蟲害24.73萬畝,全市共實施飛防作業50萬畝,地面防治2.63萬畝。
優化布局 做活“綠經濟”
錨定目標繪織藍圖,該市編制《宿州市2023年林業產業十大重點工作計劃》,制定林業產業工作目標任務表,并納入年度林長制考核。摸清底數理順產業發展脈絡。共統計涉林經營主體802家,林業資產總規模70億元以上。培育主體升級產業新層次。持續實施《“十四五”省級特色林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建設規劃》,啟動森林碳匯能力提升項目,推進碳匯森林行動。壯大林下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成立林下經濟發展工作專班,出臺《宿州市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3-2025年),框定發展目標明確扶持措施。
實施科技強林助推產業發展。選聘12名省級林業科技特派員,26名宿州省級林業科技特派員,建立聯系服務登記制度定,定點幫扶林長責任區、林業企業和林業合作社。優化營商環境,加速推動招商引資助力項目建設。深化“一改兩為”,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服務企業”活動,深入林業龍頭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赴北京、深圳、杭州等地考察對接優質資源,洽談推動招商引資。
下一步,宿州市將創新工作舉措,不斷提升林長履職效能,全面推進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 (宿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