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揚中市公布上半年“成績單”:實現GDP可比增長9.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61.45%、工業應稅銷售同比增長26.1%……5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列鎮江首位。
今年上半年,揚中市新增發明專利授權同比增長3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72%,位居全省前列。
搶抓技術升級風口
【資料圖】
充盈內生項目“蓄水池”
近日,在大全集團智能油變箱變項目工地,記者看到,現場塔吊林立,工人們正在進行樁基施工。“這個項目投資5.2億元,計劃新上10條自動化流水裝配生產線,專業生產智能油浸式變壓器。”大全集團副總裁蔡斌說,集團以該項目為切入口,整體謀劃推動電氣板塊能級提升、實力躍升,陸續啟動實施投資1億元的箱式變電站擴能項目、投資6億元的西門子S8開關柜項目、投資2.8億元的西門子家居智能面板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新增年銷售額90億元。
“堅持項目為王、產業為基,全面夯實硬核支撐,提優產業‘存量’,擴大項目‘增量’,激發創新‘變量’。”市長賈晟說。我市放大龍頭骨干企業示范帶動效應,鼓勵更多企業技改提升、增資擴能,深挖潛力、新上項目,持續充盈內生項目“蓄水池”。今年已開工建設的重大產業項目中,67.86%為技改提升項目。
6月19日,中國獨角獸企業——江蘇美科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100億張硅片在我市切片基地下線。“20年來,我們生產的硅片越來越薄。”美科太陽能一期車間主管杜琴娣說。隨著晶硅切片技術的進步,硅片呈大尺寸、薄片化趨勢,美科太陽能也不斷投入新的設備擴大生產規模。2021年,美科太陽能分三期啟動建設35GW大尺寸綠色高效超薄單晶硅片項目,目前一期、二期已投產,三期將于9月底正式投產。
切換“智改數轉”賽道
鑄造高效發展“金鑰匙”
在省三星級上云企業——江蘇云企智造生產車間,企業設備管理負責人王沛濤指著機器人生產線向記者介紹:“這個占地1.6萬平方米的車間,僅需6個產線工人就可實現全流程生產,晚上車間無需開燈,是一個智能化的‘黑燈工廠’。”
揚中市深入實施“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加快“上云用數賦智”步伐,177家規上工業完成免費診斷,近200家企業完成改造任務,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覆蓋率超60%。我市累計創成國家級智能工廠1家,省級智能工廠5家,省級智能車間13個,省星級上云企業118家。今年5月,我市入選“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建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數據安全和數據產業化等成效明顯的地方”,獲省政府辦公廳督查激勵。
威騰電氣對產線進行數字化升級,制造成本降低5%—10%,人均產量提升50%—80%;億能集團打造智慧工廠大數據平臺,產品生產周期縮短25%,產品制程不良率降低30%……一組組數據凸顯“智改數轉”新優勢。今年,我市申請“智改數轉”免費診斷企業達150余家。
借力高校“最強大腦”
育出更多科創“金種子”
前不久,2022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公布,愛士惟新能源技術(揚中)有限公司與河海大學、清華大學等合作開展的“基于直流母線電壓信息的規模化光伏儲能變換器控制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一等獎。該項目近兩年來為企業帶來新增銷售額37.6億元、利潤4.9億元。
揚中市加強與高校院所精準對接,編制對外科技合作指南,深入企業開展“百家企業服務行”和“科技服務三項行動”等活動,今年已收集整理企業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和需求120余項,征集“揭榜掛帥”技術需求14項。
近日,在江蘇通靈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部項目現場,記者看到,研發大樓主體建設已接近尾聲。“研發總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杜伯庸與企業對接時問道。該公司總裁李前進說:“研究方向不受限,為企業做技術儲備。”
揚中市緊盯產業創新的主力軍——各大規上工業企業,加大企業研發平臺建設力度,推動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家。
來源:揚中發布
l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