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這是公家的錢,還動了‘歪心思’,都怪我貪圖小利,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不會有人發現,現在想想真是自欺欺人……”近日,當我們來到棗陽市房地產服務中心對干部張某開展回訪教育,張某后悔地說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還要從我們不久前查辦的一起舉報件說起。
去年2月初,棗陽市紀委監委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張某將收取的“三無小區”公租房裝修保證金違規存在個人賬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市紀委監委決定按程序由我們派出第二紀檢監察組成立核查組進行調查。
我們在走訪中了解到,市房地產服務中心為加強對“三無小區”公租房的管理,承租方在辦理公租房入住手續時,需簽訂入住合同并繳納裝修保證金及鑰匙押金,待承租方入住期滿6個月后可申請退還,此項工作從2016年開始就一直由張某負責。
于是,我們先找到張某開門見山地問道:“請你詳細介紹一下公租房裝修保證金及鑰匙押金是怎么收取和管理的?”
“對于‘三無小區’公租房,我們參考上級政策,統一收取承租戶1000元/戶的裝修保證金和300元/戶的鑰匙押金,存入自建公租房聘請的棗陽市恒盛物業公司的對公賬戶,并以該公司名義出具收據。”第一次談話中,張某淡定地講述著工作流程。
對此,我們初步研判后,決定調取該物業公司對公賬戶收支明細,再進行梳理分析。
“這四筆錢的有點奇怪,就在我們走訪調查的前兩天,張某的個人銀行賬戶將35.92萬元轉到物業公司對公賬戶,里面是不是有問題……”幾筆轉賬引起了我們的警覺。
我們決定“順藤摸瓜”,立即調取張某個人銀行賬戶的收支明細,在對應的時間段,發現一筆定期存款剛被轉為活期,就轉入該物業公司對公賬戶,前后不過十分鐘。
通過仔細梳理分析,我們還發現,自2018年8月以來,張偉個人銀行賬戶先后有5筆大額資金被轉存為定期。
“你個人為何要往物業公司對公賬戶打款?”我們再次找到張某。
“按‘老規矩’,公租房裝修保證金及鑰匙押金收繳后都放在我這保管,到期也方便退給租戶。得知你們在調查后,領導就找我商量,想著把剩余未退還的錢轉入物業公司對公賬戶,想掩蓋事實,逃避責任。”張某見事情敗露便說道。
我們順勢問道:“那你解釋一下這5筆定期存款的錢是哪里來的?”
面對一筆筆被標記出來的賬戶轉賬記錄,張某深知無法隱瞞,便低下頭交待了全部實情:“因為保證金和鑰匙押金都是半年后退款,有的租戶未主動來申請,錢便都留在我這里,看著賬戶里的錢越來越多,我就動了歪心思,私自把錢存為定期吃利息。”
經查,每隔一段時間,當收到的保證金和鑰匙押金累積到10萬元以上后,張某就將錢轉存為定期獲取利息,并將獲取的利息共計1.51萬余元據為己有,用于個人日常生活開支。最終,張某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政務撤職的處分,并調離原工作崗位,相關負責人也分別因履職不到位問題受到相應處理。
針對該案暴露出的財務管理不到位問題,我們向市住建制發監察建議書,要求該局進一步規范公租房租賃管理,完善小區物業服務。在市紀委監委的推動下,目前,全市“三無小區”公租房已聘用物業公司統一管理,市房產服務中心不再收取任何費用,收取的裝修保證金及鑰匙押金也已全部清退。(邱月 郭荔玲)
來源:湖北省紀委監委網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