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江蘇省委改革辦與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江蘇公共?新聞頻道聯合策劃的大型改革政策解讀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關注“讓‘標識’賦能千行百業”!
上班時刷工卡進門,買東西掃碼,掃飲料瓶蓋里的二維碼領券……
圖/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這些場景雖然方便,但由于各自的標識網絡體系不同,互不認可,極難流通,且一批次一碼,難以追溯。
圖/視覺中國
工業互聯網標識則不同。
它是由國家統一部署的“公碼”,做到了一物一碼,可以相互認可。
如同每個人擁有的唯一的身份證一樣,打破信息壁壘,做到精準追溯。
將這個工業互聯網標識推廣到中天科技工廠后,僅一個環節就能每年省下800多萬!
江蘇目前的標識解析工作已經形成了13地市有節點,重點產業全覆蓋的戰略布局。
截至目前,江蘇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57個,累計標識注冊量達到了1500億,服務企業15萬家,這數量居全國前列。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已經涵蓋全省10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并且實現了16個產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的全覆蓋。
目前,江蘇省在嘗試向智慧政務、交通、醫療等公用事業領域以及第一、第三產業拓展應用與服務、擴大標識服務范圍。
工業互聯網標識不光能賦能工業,同樣也可以賦能農業、服務業。
例如鹽城東臺西瓜,標識是它唯一的“身份證”。正是依托這個標識,實現從田頭到口頭、從田頭到灶頭的全程追溯和數字化的營銷,并且嚴防假冒偽劣,有效保護地理標志、有機綠色和地方名優特產的品牌信譽和價值。
在衛崗乳業奶牛養殖場,每頭牛都有耳環、腳環,記錄著牛的飲水、用藥、產奶量等基本信息;牛的反芻監測項圈記錄它們的運動和反芻時間,并且計算健康指數;每瓶鮮奶從生產線開始就有唯一標識碼,帶著碼入冷庫,進商超,到奶箱……一旦產品出現問題,就能通過標識碼溯源從養殖到銷售的全流程,找到問題癥結。
一個有身份的西瓜,一瓶有身份的奶……
運用采用標識解析技術與區塊鏈技術能打造真正可信的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服務。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未來還將進入醫療器械、藥品等更多的領域,實現多領域的數據資源統一高效管理。
圖/視覺中國
千行百業,各賦各碼,如何通過唯一“標識”打通數據壁壘,提高交互效率?
江蘇18個部門聯合發布《江蘇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創新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全省累計建成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超過60個,標識注冊量累計達到3000億,接入企業20萬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全面接入。
緊抓工業互聯網機遇,夯實數字經濟底座,讓“標識”賦能千行百業。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 常如平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基礎設施處處長 姜永發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唐永實
東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 健
以及特約評論員姚頔、李曉愚共同進行解讀、答疑解惑!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需,讓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人辦、馬上辦、能辦好。
關注4月18日,江蘇衛視頻道、江蘇公共·新聞頻道《黃金時間》。
《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將通過荔枝新聞客戶端、江蘇新聞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融媒體平臺同步直播!
讓改革跑出加速度,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特別支持
中國鐵塔江蘇公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