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俗稱“鬼剃頭”。患者頭部常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脫發斑。剛開始是小面積脫發,一片或幾片,沒有自覺癥狀。少數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全部脫發,故稱全禿。如果體毛也脫落,稱為普禿。斑禿不是致命的或致殘的,
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心理影響很大。
1.發生率:
(資料圖)
斑禿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0.1% ~ 0.2%,1.7% ~ 2.0%的人群一生中會經歷斑禿。兒童和成人都可能生病。雖然在3歲以下兒童中并不常見,但大多數患者年齡較小,66%的患者在30歲前發病。
只有20%的患者在40歲以后發病。男女發病率沒有顯著差異。
2.病因:
斑禿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心理、自身免疫和遺傳因素有關。
3、治療:
局部治療
(1)病灶內注射糖皮質激素:50%脫發面積的成人斑禿患者首選,可使60% ~ 67%患者局部有新的生長。不良反應包括局部疼痛、皮膚萎縮和色素脫失,中斷治療時復發率高。
(2)外用糖皮質激素: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已廣泛用于治療兒童或成人50%脫發面積的斑禿,毛囊炎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此療法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患兒依從性好,值得推廣。
(3)外用米諾地爾:米諾地爾長期用于治療男性脫發,常與其他方法聯用治療斑禿。(4)蒽外用:蒽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療斑禿。主要用于治療病程較長的成人或兒童斑禿。
其不良反應包括毛囊炎、接觸性皮炎和局部淋巴結病。
(5)外接觸敏化劑:在斑禿皮損上使用敏化劑,誘發人工接觸性皮炎,可使局部毛發再生。二苯丙烯酮和方酸二丁酯是治療斑禿最常用的接觸敏化劑,其中二苯丙烯酮可作為治療斑禿的首選藥物。
系統療法:
(1)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主要包括口服和靜脈內給藥。不良反應有痤瘡樣皮炎、體重增加、胃腸不適、圓臉、月經量少等,停藥3個月后可逐漸緩解或消失。因為糖皮質激素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很多,
臨床用藥需謹慎,僅適用于全禿、普禿或進展較快的斑禿。
(2)口服復方甘草酸苷:通常用量為每次2-3片,每日3次,2-3個月為一個療程。復方甘草酸苷是一種雙向免疫調節劑。它具有抗炎、免疫調節、抗過敏和類固醇樣作用。
物理治療:
(1)308準分子激光:一種新型的UVB光源,臨床上可用于治療頑固性斑禿。
(2)其他物理療法:窄譜紫外線照射、光動力療法、液氮冷凍等治療斑禿的方法也有報道,但主要對局限性斑禿有效,對全禿和普禿無效。
除上述治療方法外,還有其他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中藥和自體毛發移植治療斑禿。
4、總結
斑禿的發病原因主要與遺傳易感性、自身免疫、環境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有關,精神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或反復。治療方案選擇應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斑禿患者均需接受治療,
約3050的局限性斑禿患者在1年內可自行緩解或自愈,對于脫發影響美觀且長期療效不理想的患者也可考慮戴假發而不是過度治療。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