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春意濃,正是牡丹花開時。4月8日,在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西順河鎮牡丹園,2023西順河民俗文化藝術節暨牡丹節開幕式舉行,數萬株牡丹、芍藥競相綻放,姹紫嫣紅。上萬名游客游賞牡丹園,感受生態優美、環境和諧的鄉村盛景。
(資料圖)
近年來,洪澤區深入實施農村道路暢通、農村防汛抗旱、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等鄉村建設“十大工程”,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順利完成西順河鎮先導村實用性村莊規劃備案工作。今年,該區圍繞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評價標準,逐條梳理,補短強特,共擬排定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提升類項目45個,投入資金約7000余萬元,全面推動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鄉村建設工作。老子山鎮、西順河鎮向省、市提交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創建申請,岔河鎮白馬湖村、老子山鎮安淮村等7個村(居)申報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村。?
提高先導建設引領力
“鄉村振興‘三級先導’工程建設工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核心和關鍵,要高水平、高水準編制全區鄉村振興先導鎮、先導村的鎮村規劃,為統籌推進‘三級先導’工程建設提供行動指南。”在洪澤區鄉村振興“三級先導”鎮村規劃成果匯報會上,區委副書記梁同景一再強調要堅持高水平、高標準。
作為先導鎮,西順河鎮嚴格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要求,搶抓鄉村振興“三級先導”戰略機遇,統籌兼顧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生態保護等重點內容,充分依托當地自然生態、民族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漁、鹽化、旅游、康養等各類業態,啟動實施總投資16.4億元的3大類共21個先導工程項目,分類推進規劃發展類村莊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夯實發展基礎。?
提高公共空間治理率
“街西村有塊120余畝的閑置地,長期‘臟亂差’。2022年,通過公共空間和生態修復,該地正在向特色花卉苗木種植基地蝶變。目前,已種植小葉黃楊、大葉黃楊球、櫸樹等諸多品種苗木,畝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提到鄉村公共空間治理,西順河鎮三級主任科員駱殿俊侃侃而談。作為先導鎮,西順河鎮公共空間治理工作成效顯著,1800多畝“撂荒地”成為“希望田”,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超百萬元。
有了西順河鎮作為“樣板”,洪澤區認真總結提煉 “清收用”全方位、全過程治理經驗,分階段系統推進“七空間一資源”全要素治理,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力爭問題整治率和土地收回率超過96%、村集體通過公共空間治理平均增收超20萬元。?
提高人居環境宜居度
近日,洪澤區東雙溝鎮組織工人在草澤河沿岸栽植雀舌黃楊等綠化苗木,美化河道、防止水土流失。肩挑洪澤湖、白馬湖的草澤河是當地農業排灌重要樞紐水系。東雙溝鎮通過河道治理、生態修復和新建攔水堰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生態環境,推動人、水、自然和諧共處,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洪澤區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聚焦農村廁所革命、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積極穩妥開展新一輪農房改善,農村危房實現清零,加快提升倉儲、物流、水利等配套水平,確保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0%,創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個以上、綠美村莊1個以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