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天,記者從南通市海門區疾控中心獲悉,江蘇省心腦血管疾病綜合干預項目篩查階段工作結束,海門4000余名符合條件的居民參加篩查,發現1668名居民屬于心腦血管疾病十年風險大于10%的高危對象,后期將針對篩查結果,提出診斷和針對性綜合干預建議,提供健康指導,并持續隨訪,從而降低受檢群眾中風及心梗等發病風險。
據統計,海門心腦血管事件每年發生6000例以上。心腦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脂血癥、吸煙、飲酒、缺乏運動、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區疾控中心以我區35~75周歲常住人口為調查對象,通過測量血壓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測、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目標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暴露情況,評估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確定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對象,其中1200多名居民進一步接受心電圖和頸動脈超聲檢查等,將心腦血管疾病的救治關口前移,打通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第一公里”。
心腦血管疾病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存在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海門區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制科主任醫師陳燕熙說:“40~50歲是動脈斑塊形成階段,篩查這個年齡段里的高危人員,再通過健康教育等行動,督促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采取健康促進等,可以阻止斑塊的形成或進一步發展。”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一定要早診早治。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范風險意識,警惕平時的先兆癥狀和不典型癥狀,監測身體的血壓、血糖、血脂狀況很重要。通過藥物加之可控因素的改變,可以使身體指標達到理想水平,能夠有效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要降低脂肪攝入,多運動,減少吸煙飲酒,多吃一些膳食纖維多的食物。”陳燕熙提醒。
(來源:海門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俞思瓊)
標簽: